第340节
第340节 (第2/3页)
重的打击了敌人的士气。那些从马上摔下来的鞑靼骑兵放弃了赖以生存的骑战,费劲千辛万苦狼狈地爬起来,挥舞着刀剑,向冯树森所在的枪阵发动攻击。
站在军阵正中,冯树森早就有些等不及了。他虎目圆睁,突然间一声厉吼:“长枪兵,第一种进攻姿势,刺!”
第一排的长枪兵在号令声中蹲下,猛然高喝一声,一排长矛闪烁着寒光,凶狠地突刺而出。同时第二排的长枪兵站立,从第一排长枪兵的身侧出枪,枪刃上挑,正挡住了鞑靼人的脚步。第三排长枪兵再次前进,越过第二排地长枪兵突刺,三排长枪兵互相掩护,有条不紊的前进,很快就把冲过来的鞑靼人杀得一干二净。他们的枪阵始终保持不乱,缓缓朝鞑靼人推进。
就在此时此刻,鞑靼人的战马已经无法跑起来。在居高临下的丘陵地势中,战马的机动力不但无法发挥,反而在明军枪阵的攻击下,变得束手无策。鞑靼人在防止住明军的推进同时,还要小心头上地寒鸦箭。
过了河的卒子杀伤力最是惊人,鞑靼人对此深有体会。
一名鞑靼骑兵刚磕飞了一支寒鸦箭,四五支长矛瞬间就穿透了他的身体,甚至没有空间来躲闪腾挪。冯树森指挥着枪阵稳扎稳打的推进二十步,他们的身后就留下了数百具鞑靼人的死尸。
斯蒂格利茨也变了脸色,结结巴巴的喝道:“无耻的汉人,就会用那些阴谋诡计,大家下马,都下马,和他们步战!”
让鞑靼人下马步战?不就是下马吗,问题是说起来倒是简单,做起来就有一些麻烦。鞑靼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为了方便作战和行进,往往会用腰带系住战马,以方便固定自己的身体。这系上去容易,可是想要下马可就困难了。
冯树森双手紧紧地握住斩马刀,仰天长啸,杀得兴奋不已。斩马刀带着劲风,割破了一匹又一匹战马的脖颈,随后顺势横斩,砍倒了一个又一个落马的鞑靼人。
战况对我们有利啊,首战告捷,高昂的士气对接下来的阻击战有着莫大的好处。站在烽火台上观战的几位女孩子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神色,刚才紧张的模样早已不复存在,紧紧地握住兵器的小手儿早就恢复了自然。
“传我口令,命令枪阵将士保持阵型,攻击,攻击,在攻击!”
身后战鼓声隆隆,虽然没有看到令旗的招展,但冯树森已经明白了鼓点所包含的含义:保持攻击保持阵型,步步为营前进!
几个月地训练,让枪阵的士卒们清楚的认识到这军阵的厉害之处。他们自觉的归拢阵型,在稳步推进,持续杀敌的同时,始终保持住阵型的完整。
丘陵下的鞑靼人越来越多,枪阵推进的速度越来越慢。与此同时,在远处戒备的鞑靼人见识了枪阵的威力,纷纷解开了腰带,跳下战马,挥舞着刀枪怪叫着冲进了沙场之中。
烽火台前,令旗再次变化,鼓点的节奏变得沉稳。
寒鸦弩停止了射击,刀盾兵迅速推进了几百步的距离,占据了刚才枪阵的有利地形,与此同时,操纵寒鸦弩的射手放弃了笨重的弩车,身上背着两壶羽箭,挽着长弓越过刀盾兵,成一字三组排列,而后步调一致的弯弓搭箭。
“三段击!放箭!”陈剑雄大声命令。
枪林箭雨再一次覆盖在谷地中的鞑靼人的头上。
我想传令兵做了个手势,传令兵再次挥动令旗,三轻一重的鼓点节奏响彻丘陵,弓箭兵开始了持续的远程支援。
斯蒂格利茨的骑兵,已经换成了步军,一队队,一列列涌进了丘陵。
可就在这时候,只听丘陵左侧背阳的阴暗处传来一声声战马地狂嘶。张鑫率领一支五百名勇士组成的骑军,嘶吼着掩杀出来。斯蒂格利茨一下子全蒙了,汉人阴谋诡计太多,打仗简直不守规矩,我这边刚骑军换成步军,你们就用骑军攻击?还让不让人活了?
就是不让你活着回到鞑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