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安庆来的师爷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十八章 安庆来的师爷 (第1/3页)

    这天下午,正果正在琢磨各营配备长夫的名册。

    这长夫之制也算是湘军独创,在所谓的靖乱之时,为了能保证军队的后勤供应,就制定了给每营配长夫180人,营部78人,亲兵队14人,每哨22人,这些个长夫的任务为平时装卸搬运子药、火绳和军需物资,再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构筑营垒。曾家兄弟的队伍每到一个所在,就马上挖壕沟,构筑土垒工事,这些工作往往是需要劳动量极大的,可是,这样一来,战斗与施工分工协作,正勇的精力就没有分散,而长夫们的饷钱每月居然也有三两,当时的绿营兵一个月的饷钱才仅仅1两银子,还不能保证拿到手。

    翻看着,正果就反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营中的劈山炮队给配备3个长夫,顾名思义,这3个长夫就是抬炮的,可是报上来的单子里,每个哨官都要求要6个长夫,而一哨也就是22人,放到现代来说,就属于一个加强排呗,为啥要求配给这么多的长夫呢?哦,猛然间,正果明白了,每次攻下一城一地,掳掠来的资财要人搬运吗,这就得有运输的支持吗。

    正果正在翻阅着各营的名册,这时,曾曰广大步流星的走进帐,直直的说了声“大帅,赵师爷来了。”正果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谁?谁来了?”曾曰广又上前一步,“大帅,赵师爷,赵烈文,他从安庆来了。”

    这正果没有卢森那样对湘军这些人物熟悉,不过,对于赵烈文这个名字,他还是不陌生的,在安庆方面过来的所有的文牍中,几乎都有这个名字,这个人,几乎就是坐镇安庆的曾国藩的参谋总长或秘书长之角色。

    他想了一下,问:“来了多少人?现在何处?”曾曰广告诉正果,赵烈文带了一哨亲随,约百人左右,就在大营门前等候,陆营官正在接待着。

    正果想了想,吩咐曾曰广,告诉帅帐伙房,让他们赶紧备料,按接待上差的标准,另外,召集各营,列队迎接,具体事宜让陆品先安排。

    这赵烈文是江苏常州人,实际上在少年时就很有名气,抱负也很大,对于儒释道之学都极其精通,尤其谙熟六爻之术,且又掌握经世实用之学,名声大噪。直到咸丰5年,有人把他荐举给曾国藩,最初,曾竟然没有看得上赵烈文,可是,赵看事物相当的犀利准确,当年也是曾国藩派他去视察湘军周凤山的樟树营,可赵烈文回来就说樟树营的问题很大,很快就会出问题,曾国藩等人对此都不相信,而旋即周凤山就在樟树大败,以至于影响全局。于是,赵烈文这种预言家一样的风格,开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同时,也使得曾国藩最终重用了他。

    现如今,虽然正果不晓得赵烈文有这么利害,可是,他毕竟曾经担任过现代化军队里的营长,单从一切的公文、案牍、营务处计划、军火的调配、甚至粮食副食的补给上就能看出这个赵烈文的重要Xing。

    现在吉字大营的变化惊天,可在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代里,很多事情传到了安庆的时候,已经是逐次衰减,更谈不上精准了,所以,安庆方面一定是派赵烈文来视察吉字营情况的。

    少顷,营官们俱都到帅帐会齐。这些人,原来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有的是曾曰广的亲信,有几个是陆品先的人,还有两个是正果帐下的亲随,大家只知道是迎接安庆来的赵师爷,所以,个个都踌躇满志,喜笑颜开。

    正果骑上一匹枣红马,身上却披着一件天青色坎肩,内里是一件半新不旧的黑色棉布褂子,头戴花翎帽,脚上也是一双白底乌头靴子。

    他回头嘱咐大家,“等会儿见了赵师爷,大家要热络些,要多些尊重。”众人领命。

    一行人,马放中步,眨眼之间来到营门以里,只见哨卡一侧放置着几把椅子,却只有一个人坐在那里,正果马到当前,反身下马,那人一见,也站起身来,收起手中折扇,大步迎了过来,正果近前,笑着拱手道:“啊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