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指点两淮
第四十八章 指点两淮 (第2/3页)
尊王刘庆汉见大家没有异议,就继续说道:
“我意既趁着白齐文的小炮艇还没有撤走之时,就从长江入清流河至乌衣,声明借道而行,大队则不打这乌衣城,直奔滁州,”
信王洪仁发就忍不住问:“那到了滁州以后怎么办呢?”
尊王刘庆汉就笑了,“这就得看到时候是什么局面了?”
这时候,饭时已到,众人就退了出去。
秦书萍一直守在帐外,因为,这里再没有高墙壁垒来保护着天王了,她就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加倍小心,决不能让天王有任何闪失。
这时,帐内的小杨出来说天王在找她,秦书萍就交待给帐门口的一个女官,一定要严密注意四周的动静。
帐内的卢森靠在临时搭起的床铺上,看着进来的秦书萍,他的脸上就露出了亲切的微笑。
这一离开天王府,更觉得这秦掌率的要紧了,每次看到她,卢森就觉得心里就踏实起来。[www.kanshu.Com]
卢森问秦书萍可曾听到刚才会议的内容,秦书萍点头说听到了。卢森就问李昭寿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书萍心里就佩服卢森果然聪明,因为,这李昭寿在天朝也是大大的有名,做为洪天王,怎么会不晓得李昭寿其人呢?
而卢森没有直接问众人,这就避免了猜疑。
于是,秦书萍就详细的给卢森讲了李昭寿与天国和这两淮地区的关联。
李昭寿这个人呢,最初就是活动在鄂皖边界一带的捻军的小头目,但这个人做事凶悍,为人狡诈,混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在湖北的英山投降了清军,得到了些实惠,可是,很快又杀死了英山的清朝的官吏,而投向了太平军,成为了当时李秀成的手下。这李秀成当时还没有封王,而且,他对于部将也不是很约束,一时之间,李昭寿也算得意,就顺水推舟,做了一件大事,给捻军的张乐行与太平天国牵上了线。
李昭寿本人原来就是与盐枭暗匪一直勾结,明里暗中的做着无本的生意。其部下又大多数人吸鸦片烟,又改不了匪气,劫掠民间的事经常发生,而且又都与李昭寿有干系。
李秀成就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乎也没法子。可是,却激怒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英王陈玉成。
在英王陈玉成的眼里,李昭寿这类货色简直就是太平军的耻辱,曾经几次当面就要斩了他,都被李秀成拦下。
咸丰八年八月,太平军击破江南大营,这本来是个大好事,李秀成调李昭寿驻守这滁州一带,也算是对李昭寿的极大信任。可是,这李昭寿刚刚驻防,就马上向当时的清廷钦差大臣胜保投降了,当即献出滁州、全椒、来安等地,不但如此,他还马上就想起一个死党来了。
这个人就是镇守浦口的薛之元。
薛之元本来就是个老粗,原名薛小子,李昭寿刚组织捻子的时候他就参加了,反正这李昭寿最初降清军的时候他也跟着降,又叛了的时候他也跟着叛,而且,叛出清营的时候,李昭寿一个眼色,他就亲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