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指点两淮
第四十八章 指点两淮 (第3/3页)
干掉了清军的头目何桂珍。事后,洪天王就亲自降诏书:指名让他驻守江浦和浦口,封其为“答天豫”。可就即使天恩如此,等降清的李昭寿一声招呼下来,这薛之元想都没想,马上就将江浦和浦口奉上给清军。
毕竟是献出两座城池啊,清廷就赏了薛小子个四品顶戴,也赐名了,叫薛成良。
那么,这薛成良到底是成没成良呢?
就在4年前,太平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除江南大营的时候,这薛成良正驻守九泭洲,首当其冲啊!可这小子还没与太平军接仗呢,就撤出阵地,全军向东溃退。
这俗话说,散兵游勇甚于寇盗,手中有刀枪,又是可以明火执仗,于是,竟然以没发军饷为由头,全军哗变,公然为匪,到了府县,就劫府库,而且这几千人沿途烧杀放火,直闹的长江北岸人心惶惶,清廷还得专门派出专人率队来讨伐他,当然他这散兵就不能抵挡得住真格的阵势了,一仗就被击溃,这薛小子也真是豪横,一个猛子扎进江里,凫水从高邮、宝应到了来安,找到了李昭寿,藏在他家数日,看看没动静了,就试图再出去找路子,结果,在滁州被捕杀。
可当年他俩这一降不打紧,等于天京城的门户登时被封死,西线的太平军力量就马上撤回,而这李昭寿被清廷封为松江提督,做了当时负责剿捻的袁甲三的帮办。
就这样,李昭寿成了这淮阳地区的霸主,他的营兵力图独霸两淮盐场,而且,疏通了会通河道,就是为了贩运私盐的便利,这还不过瘾,就开始在长江、淮河、五河等处滥设厘卡,所辖各县、镇及长江河口都设有厘局,也就是说,清廷的油水他也要拿大头,对于盐枭和民众的贩盐、煮盐就更是不放过,这一时期,李昭寿甚至就接受手下称呼他为寿王。
这期间,清廷的官员,当地的土豪,大小的团练头子,对他都是恨之入骨,可是,谁能够一次就奉送给清廷大小数坐城池呢?而且,他镇守在这两淮之地,锁住了太平军的北进之路,给清廷解除了多大的后顾之忧啊!
于是,朝廷亲自给这个匪Xing不改的人赐名,曰李世忠,所谓正名吗,寄希望于他世世代代忠于大清皇帝,结果怎么样且不论,就这番折腾,也看出此人的分量了。
现在,整个天国的脚步都踏进这个李世忠的地盘儿了,如何应对这个人,就要看天王的决断了。
听了秦书萍的叙述,卢森就把自己头脑中原有的一些历史知识都连结了起来,这才恍然大悟,眼下太平军所即将进入的不仅是一个什么李昭寿李世忠之流的地界儿,这里,有各路的捻军,会党,白莲教,凶恶的土豪地主的团练,这里虽然暂时还没有铁壁合围之势,可是,一旦这些人发现对手的弱点和堕气,就会像豺狗一样的上来撕扯,这些,也是极其可怕的结果。
想到这里,卢森不由得捏紧了拳头,他想,这一次,看来连尊王刘庆汉的建议也不能采纳了,对于李昭寿这种人,不能示弱在先的,正因为忠王李秀成当年太姑息养Jian,这才会致使李昭寿、薛之元这类人坐大,竟然几乎断送了天国的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