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滁州惊变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五十章 滁州惊变 (第1/3页)

    太平军队伍离滁州城约莫还有一大半的路,前军的战士就不断的开始遇到多股清军的散兵,离开乌衣还不到15里的路,前军击溃清军豫字营的散兵游勇已经5股,这些豫字营的兵勇都一个特点,与太平军是遭遇战,甚至根本就不战,接触就溃散。

    这就引起了忠王李秀成的警惕,他令前军务必要捉获些豫字营的勇丁,他要亲自审问。

    结果,一审问就问出了大的题目了。

    本来,忠王李秀成以为驻守滁州的还是清军豫字营的李昭寿,因为如果是他的话,就可以与他达成个城下之盟,太平军不攻打他的滁州城,只是借道而过,这样的话,既可以节省了时间,能够使大军尽快奔赴寿州,而且,也节省了体力和战斗力的过早支出。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前几天,李昭寿突然开始遣散大部分豫字营的官兵,不但如此,还把盘踞了7年之久的滁州、全椒、天长、六合、来安等城交出,部属遣散回籍,甚至早在年初,就把自己占据的五河县城交出,所设的税卡、厘卡等全部撤掉。而且,清廷已经命李昭寿开缺回原籍,滁州由吴棠派兵驻守并兼顾来安。

    原来,这李昭寿横行于两淮地区总体已近十年,这些年来,他利用清廷想借助他与太平军抗衡一地的时机,大肆拥兵不法,几乎垄断了江淮地区的公盐与私盐买卖。下到百姓,上到督抚,他都不买账,动辄就起兵开打。

    可是,就在咸丰八年的七月,当时联合作战的太平军与捻军在两淮大地上势头正猛,多路出击,进逼五河、灵璧、泗州,而这个时候,李昭寿还是太平军后军的七十二检点,当时他已经于胜保秘密联系投降事宜,可是,在这股大进军的势头裹挟下,他的所部万余人也从滁州分三路攻入三界,地方上的团练怎么抵挡得住这太平军的正规部队呢?被杀伤一些人,团练局极其附近的大宅门儿就都被焚烧一空,涉及到几百家人。

    按一般道理来讲,这也是太正常不过了,炮火之下,弹雨交加,兵连祸结,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和谐进入呢?

    可是,正是因为这其中一家人家的破灭,给李昭寿这个混世魔王惹下了无尽的麻烦。

    当时在江淮大地上与捻军和太平军斗得死去活来的人当中有一个人最为有名,他就是清漕运总督吴棠。

    这个吴棠,字仲宣,号棣华,家为安徽省盱眙县三界市,22岁中了乙未恩科举人。

    所谓恩科呢,就是相对于正科而言的。一般的科举考试,是三到四年一次,有定制,这是正科。

    如果朝廷为了庆贺收复失地、皇帝的婚娶之类的事,就可能特开一次考试,而且,题目也特简易,一般都能录取的,这类考试就是恩科。

    这之后,吴棠先后5次进京会试,均落第不就。好在他的贵人还是随处可见,就在这个家境本来穷炯,又屡试不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的时候,他的一个老同乡、太仆寺少卿转詹事府詹事兼顺天府尹杨殿邦就数次把他找到自己的家里,好吃好喝的供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