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四王聚首太白峰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六十章 四王聚首太白峰 (第1/3页)

    按照在青鸟岭上与天王和忠王李秀成议定的路子,扶王陈得才与遵王赖文光在山上吃过饭,看了史密斯正在训练中的新军,二人真就对这新军的Cao练招数很感兴趣,由此,更下定了要拿出两万人进山练兵的决心。

    在山上盘桓未及半天,就把必须要开始办的事情定了下来:

    马上要把训练的两万人悄悄送进山里,而且,这需要既要带进一批粮食,还要算计好时间,晓宿夜行,不能引起山外的注意。

    之后,要再拨出两万人,由遵王赖文光率领,杀回两淮之地,策应帮助白齐文,使其现有的局面能够尽量保持一个时期。

    同时,扶王陈得才必须在近日寻到捻子的队伍,与他们合作,绕过南阳、汝州,争取攻下洛阳城。

    一切商量妥当,二人就急匆匆的下山了。

    提起这捻子,就必得从这“捻”字说起。

    这个“捻”字本来是淮北地区的土话,就是一股儿、一伙儿、一拨儿等的意思。而早在明朝末年,就有了这种大小团体的存在形式了。人员呢,多数是农民和工匠等。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嘉庆末年,捻子集团日多,小捻子数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经常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间护送私盐,并与清政府开始不断的发生武装冲突,等势力又大就开始攻城掠地。

    而到了与太平天国互通声气,开始大规模的起事的时候,这个组织及不再是一股儿、一伙儿的小范围活动者了,于是,它就开始被称之为捻军。

    早在11年前,太平军连克武汉、安庆、南京,安徽、河南捻众纷纷起义响应。及至太平天国北伐军经过时,已开始从分散斗争趋向联合作战。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会盟,力量最大的当地捻军首领张乐行(张洛行)被推为盟主。

    联合后的捻军建立五旗军制,用黄白红蓝黑五色旗区分军队。总黄旗主由张乐行自兼,总白旗主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蓝旗主韩老万,总黑旗主苏天福。

    总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领导集团。

    7年前的Chun天,捻军的盟主张乐行率领捻军渡淮河南征,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军会师霍丘和正阳关。

    但是,当时的捻军却向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条件:“听封不听调!”

    就是说,可以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配合太平军作战,但不接受改编和调遣。

    到了这年的年底,捻军自己的内部却出现分歧,以蓝旗将领刘饿狼(刘永敬)为首的部分捻军坚持要回淮北,被张乐行等杀死。捻军于是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张乐行、龚得树等少数留在淮南,与太平天国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

    还有一部分如孙葵心、张宗禹等,转战南北,曾深入河南、山东一带与清军作战,后在皖北、苏北游击。

    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