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封不同的书信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章 三封不同的书信 (第1/3页)就在家眷到达安庆的第三天,两江总督行署里的曾国藩接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消息。
首先,是来自朝廷的廷寄,一尺长的信封上,骑缝处,尚且加盖着军机处、总理衙门、兵部捷报处的衿印,信封的正面标署:“奕亲王总理大臣交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亲启”,曾国藩再看一眼那封函之上,注明着驿递日行600里,就算是加急了!
要说这廷寄制度,还得从清朝的军机处大略的说起。
军机处最早是在雍正7年设置的,当时呢,主要是为了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考虑怕事机不密,更为了处理紧急军务而设立的机构。初名为军机房,但由于它不是朝廷原本就有的正式机构,所以也被称呼为“直房”或“直庐。
雍正十年,胤滇正式给军机处颁发印信,这才使之成为正式机构。雍正十三年,一时曾改为总理办事处。乾隆二年,弘历命令改为军机处。乾隆五十六年,命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军机处便成为定制。
军机处的设立不仅取代了南书房参与机要,撰拟谕旨的用场,而且职权越来越大,诸如督抚、部院大臣的任免,军队的调度和部署,政府的财政收支,重大案件的审理,大典礼节的制定,“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这样,由于军机处的日渐显赫,这内阁不仅不能参与机要,撰拟谕旨,而且变成除了谕旨奏牍收发外,别无其它事情可做的空架子了。
而军机处就从级别上,与内阁的关系,也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互不相属,彼此平行,各自独立的机构,两者都对皇帝个人负责。
但是,军机处又与内阁不同,它的特点是:皇帝私人机构,成员是兼职的,由皇帝随意从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指定,其中一人为领班,称首席军机大臣,其余以年龄、资历、地位分别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正因为军机处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所以,“近接内廷,每日入值承旨,办事较为密速”。因而起草的渝旨,公开的先下达内阁,以次及于部院,层层下达,叫做“明发”。
而机密的信件、行文,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叫做“廷寄”。
今天这六百里加急送到安庆的这个就是廷寄,也就是说,是皇上直接对他的旨意,更直接点说,就是两宫皇太后的意思,到了安庆了。
出人意料的是,从廷寄上看,太后丝毫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相反倒是褒奖他“勤勉政事,殊甚可嘉”,只是明显的流露出对老九的诘问,其中“行迹疏离,于江宁城事变至今不着一字片语诠释,所为情由莫辩,是何道理?”这些话,就连曾国藩这般老辣之人,看罢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如此,老九的情形吗,眼见得危矣!
再往下看,却是明确的要求他,“疾速汇集所部,并合同长江水师,接谕3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