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章 夜半讲古儿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一百零四章 夜半讲古儿 (第1/3页)赵烈文知道,当年曾国藩对于翁同书这个人是极其愤恨,所以,在苗沛霖造反被平定后,就上书公然弹劾于他,而李鸿章的文笔更是推波助澜,几乎就断送了翁同书的性命。所以,到了这一带的地界儿,他就不免想问问这段公案,因为就他所想,以翁同书的家世、人品,断不至于沦落到识不破苗沛霖一个乡巴佬的魑魅伎俩的,可是,怎么就会莫名其妙的被拽进了淮北的一片泥潭当中去,以至于身败名裂,使父子蒙羞,以至于此其大也呢?
想到这里,他就问曹子明,寿州城破之后,苗逆进城之后,到底是怎么个情形呢,毕竟,翁同书作为朝廷大员,不还是身在寿州城内呢吗。
曹子明就继续说,寿州城破之时,是在一个暴雨如昼的夜晚,苗霈霖的红旗队先行入城,结果,抢劫、烧杀也就从这时候开始了。
一直到第二天,风停雨住,苗沛霖才肥马轻衣的凛然入城。而苗沛霖进城后,该杀的杀,该斩的斩,之后,却大大方方的去见翁同书,并且说,自己本没有造反的意思,只是由于被人陷害,被部下裹挟,所以呢,要求翁同书上折子,和朝廷百官讲清楚,自己是清白的。
气的翁同书当即就斥责他狂悖不逞!可是,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且又被软禁到双桥吉庆瑞营中。
这时候,寿州的文人何汝霖等四十余人联名向翁同书呈文,辩解说苗沛霖断然没有造反的意思。
寿州知州任春和、知县张廷献也一起上前,为苗沛霖说情。
而最关键的是此时翁同书万万不知道朝廷已经厌倦了这个苗沛霖悖逆不经、翻覆无常的习气,已经下了旨意,要剿灭这些逆贼了。
当然,这皇上的意思早些日子就到了袁甲三的手中,可是,这袁督办知道的一清二楚,翁协办却是半点不知道。
就这样,翁同书就在苗沛霖的软硬兼施之下,给朝廷上了一道折子,在折子里,他对这期间坚持守卫寿州城的军民横加指责,简直忘记了自己曾经带领寿州军民坚守此城200多天的光彩历史,却一再表明苗沛霖仍然愿意剿贼立功,由于此折与以往翁同书的主张大相径庭,所以,折子一到北京城,当时的咸丰皇帝和众位大臣都傻了眼,本来大家已经被翁同书原来的说法所说服了,可是,这一回,这翁同书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地,搞得北京城里的君臣都不知所措,猜疑纷纷,议论纷纷。
可是,紧接着,翁同书的一份密折又上来了,在密折里呢,他却说对苗沛霖万万不可用抚,必须四路进兵,进行彻底的清剿。
他这么一弄,原来拥护、支持翁同书的大臣都不干了,大家纷纷质疑翁同书的人品和节操,因为,寿州城破的时候,翁同书就在城内,既没有组织抵抗,也没有选择缄默,而是出来招摇,为苗贼张目,如此,上下一致,一下子,翁同和就臭了。
曹子明大略说完这一段儿,赵烈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