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洋人的报纸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洋人的报纸 (第1/3页)

    仰卧着的李鸿章蓦地睁开了眼睛,他不想再继续思想下去了,所谓发昏当不得死,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去找这个金能亨这个鬼佬,如果和他能够把事情谈的妥帖了的话,下面的事情不妨再接着想,不如此,自己躺在这里千思万想,人家洋鬼子不发话,一切都是一风吹的事了。

    于是,他赶紧一翻身,伸手又拿起那张请帖,这帖子刚一到手,就感到一阵茉莉的香气冲入鼻子,江苏巡抚李鸿章皱了皱眉头,又笑了,这些洋鬼,做事情总是搞得花狸狐哨的,送给本抚的片子也弄得这么轻浮,真是本性如此,不可理喻。

    翻开请柬,李鸿章用手指抵住,往下看去,他要看看这金能亨请客的名目是什么?另外,地点安置在何处?

    搭眼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旗昌公司湖广号轮船下水一周年庆典”,而此次庆典的地址则是在“大上海礼查饭店”。

    这礼查饭店李鸿章还真去过一次,那是去年自己和英国驻沪上领事麦华陀见面的时候,当时,麦华陀点名要在这礼查饭店与自己见面。

    这礼查饭店位于上海外白渡桥北边,它是上海开埠后第一代新式旅馆,1860年由英国人阿斯脱豪司·礼查建造。礼查饭店四面临街,由两幢三层和四层高的楼房组成,有长长的通道串连着。饭店的中央,是一个宽敞的厅院,晚上洋人的乐队常常在此演奏。晚上8点起,穿得衣冠楚楚的客人下来进餐,大部分都是洋人中的头面人物。

    每个房间都住满了来自美国的年轻人,有的在领事馆工作,有的在公使馆商务参赞处做事,还有的在上海的公司洋行任职,他们都颇显春风得意。唯一的缺憾是当时饭店里的卫生条件太差,没有洋人在自己的国家里司空见惯的抽水马桶。

    这个饭店给江苏巡抚李鸿章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这家饭店的许多设施都仿照船上的式样,如饭店的走廊,油漆得颇似客轮上通向睡舱的通道。

    这就使得李鸿章不明白了,好好的房子,不修成金碧辉煌的殿阁楼台样式,为什么非要弄成像船舱一样呢?

    索性自己现在就去找这洋鬼子,尽量把这一桩事情谈拢,因为,只有先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的事情才能够往下设想。

    李鸿章就轻轻的干咳了一声,马上,门口就有人搭话,问大人有什么吩咐?

    李鸿章就说让门房马上背轿子,再知会儿一声亲兵营,说自己马上要去赴洋人金能亨的宴请,地点就在礼查饭店。

    坐在绿呢子大轿里的李鸿章强自压住自己的思绪,他不想再去思考朝廷的谕旨和曾国藩的来信了,太伤脑筋。

    于是,他轻轻的撩起轿帘,想外面看去,想用外面的景色来祛除心里的纠葛。

    轿子行进到爱多亚路上,这里的路面明显的平坦了许多,坐在轿子里的李鸿章感觉出轿夫步子的轻快。

    向路面看去,一抹溜平,这要是外人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洋马路呢,坐在轿子里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却晓得,这种道路,就是唬人一时的。

    原来,虽然当时的上海已经有150万人口,但却找不到一条好好铺过的马路,基本上,街道是用碎石和粘土混合铺起来的,修路的工人先把碎石砸在地上,然后用稀泥填进石头的缝隙。接着,马上用绳子把这块路面圈起来,以免路人践踏,等到泥土干透后,修路工人再拉起石磙子,将路面压得光滑丽平整。这样铺成的街道乍一看,的确不坏,但是一旦下大雨,缝隙间的泥土免不了冲刷一空,那就脏的不行,那就只好重新再铺一次。

    再向道路两侧鳞次栉比的房舍看去,到处都挂着客栈的招牌,客栈向客人提供的仅为一张光板床,前来投宿的客人除了自备卧具外,还需自带马桶、夜壶。

    当轮船、火车抵达上海时,各客栈便专门派出名曰“接水”的伙计,手持仿单到车站、码头招揽生意。如有旅客欲投宿该栈,即收下仿单,将行李点交“接水”运走,自己则雇车悠悠前往。入住后,将随身携带的公文银钱及一切紧要物件交账房保管。惟客人出门时,须由茶房加锁房门,若客人自行加锁,遇事则茶房不负责任。若遇失窃情事发生,客人须先向账房索取房捐票,又称巡捕捐票,填上失物清单,然后凭单向巡捕房报案,手续相当繁杂。

    忽然,路边一股腥臭的气味扑面而来,李鸿章赶忙放下了轿帘,他伸手抽掉轿帘顶上的细绳子,这样,轿子顶棚就只是一块细纱罩顶,阳光就从容的照射进轿子内。

    李鸿章顺手从轿子的座位下拿出一大叠雪白的洋人所用的纸张,那是他请精通西文的书吏每日精心翻译过来的《北华捷报》。

    这《北华捷报》是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最早的英文周报。主要刊载时事新闻、商情、司法和领事公报,供外侨阅读。后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喉舌。随着贸易中心向上海的转移,有关船舶及商业的材料日多,今年7月1日改名,为日报,又称《字林西报》。《北华捷报》转成《字林西报》的星期日附刊。

    翻出一大张来,蓦然一瞥,似乎看到有苏州字样,李鸿章就检出这一张,见标着《北华捷报》第519期字样,触目看去,却没有头绪,只能从中间插入去看,只见写道:

    “客人们在答复忠王的询问时告诉他说,他们是作为基督的信徒与上帝天父的崇拜者而来求见的。忠王于是列举基督教教义中几个重要原则,后来听说外国也相信这些原则,感到满意。他问起他们在二十八宿中哪几天敬拜上帝,教土们说是在房、角、晶、星这四天,忠王告诉他们这和太平天国敬拜的日子相同。

    教士们告诉忠王,说在太平天国人土中有无限权威与影响的干王,曾在上海与香港两地受过外国传教土的保护,忠王表示感谢,并且高兴地听说干王的老友罗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