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武斗风云(二)--才高七八斗

    第五十一章 武斗风云(二)--才高七八斗 (第2/3页)

平铺着桌上的考纸,右手正不断的研磨。研磨的右手开始是慢悠悠的,接着速度不断的加快,而头脑里的那股泉思似乎也被江正打开了,不过江正却是并没有开始动手作文,他在酝酿着自己头脑里的那股泉思,渐渐的江正感觉到自己头脑里的泉思不断奔腾着,似乎已经如溪流,接着不断的汇集成了长江大河。在这一刻江正感觉到自己已经掌控不住了自己脑海里的那股如奔腾大河一般的文思了,江正连忙抓起桌上的毛笔,在墨砚里蘸足了墨汁,接着就挥笔而出,脑子里的文思似乎找到了宣泄口,喷薄而出,就像是井喷一般;又像是长江大河滚滚东流一般。

    江正写的飞快,他怕自己的手写慢了就会追不上这滚滚的文思了,但是纸上的字却也龙飞凤舞,颇有一番大家风范。只见作文开篇就是:“夫状元者,乃人中龙凤也,天尚妒乎;然,今状元会也者,以十八项比斗邀江南英杰于古紫阳书院,尽揽江南英杰也……”

    珠圆玉润,文不加点,洋洋洒洒八百余言的一篇散文就这样在江正的手下诞生了。只见江正在落下最后一笔之后,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在作文的期间他一直没有停笔,一口气到底。现在江正的感觉却是非常的舒畅,就是舒畅的感觉,念头通达,精神毫无阻滞。看着自己的所做文章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似乎这是这么多年来自己作的最好一篇文章了。

    接着江正环首看了众人一眼,却是发现大多人仍旧在沉思着,而有的人却也在动手作文、赋诗、填词了。可是江正也看到有少数一些人似乎是作文做到了妙处,嘴角挂着的笑容越来越多,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而一些真正的高手却是如江正这般一样,做文章赋诗填词皆是一气呵成,在完成之后才舒心一笑,创作期间却是神情肃穆,一丝不苟,好像是怕自己稍微的一丝其他动作就会使得自己的创作灵感随之东流,力犹不逮乎。

    看着考生的百态众相,江正却是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接着又是有意或者无意的看了一眼远处的欧阳雪,却是发现那欧阳雪仍旧在写着,那专心的样子令得这个出尘脱俗的紫竹仙子别有一番神韵,一丝情丝似乎在自己的心头缠绕了,可是现在的江正自己似乎都没有察觉到。

    而接下来的填词《念奴娇*状元会》江正却是写的比较轻松了,相比较于作文来说,这填词就显得比较轻松了,只见江正稍微想了一下念奴娇词牌的格式,就提笔写作了。

    本来这江正是想仿照那苏东坡老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这首状元会的词的,可是又觉得不好,这一仿照就已经是落入了下乘,那还有什么机会去争夺那四强啊,甚至连这十六强都进不了了。所以当下他就否决了这一想法,那苏词虽然是千古流传,可是历史上仿照《赤壁怀古》写的词可是非常多的,却是没有几首是为大众所知的。

    而江正却是另辟蹊径,那苏词是古今对比,向往三国风云时代人物周郎公瑾,接着又有借古忧伤,感叹容颜易老,风华易逝。这词的后阙显得感伤有余,而气势不足,所以不太符合这江正的气质。

    只见江正的写道:“徽州东麓,紫阳山,犹存千年书院。状元会,揽尽江南英才……”(注:这百字令尚未想好,不知道这书写完后,能否接上,众位读者可以试着将之续上,小夫子不甚感激了…)

    江正在洋洋洒洒之间就做得这百字令,一气呵成,没有半丝凝滞。在最后落笔的时刻江正却是没有长吁一口气,似乎犹有话语并未说完,可是江正却是在这一刻忍住了。这首词上阙写这徽州第一高级中学的历史及孕育多少英才还有状元会的传统状况等等,下阙却是说了自己的气魄胸襟,当真是惊天动地泣鬼神也,气势冲天,甚至比华夏政府的第一任主席的那一首咏雪词犹有过之。也不想想江正的的使命是要抗击****比那东瀛小鬼们的**华夏那是激烈百千倍,也艰难千百倍。

    在作文和填词之后,江正就上交给考官,退出了广场。这时也有了许多考生已经做好试题,一一的退场了,不过还有许多考生却仍旧在作文、填词或者赋诗;这些大多都是有两三项比斗的考生。而如江正这般大才的人却不多有,但是也并不不是没有,如那九状元罗霄,在江正退场之前就已经交卷了,而那千幻变徐薇,霸无敌龙明、妙手真君文卿贤等十全状元有力争夺者也都相继交卷出场了。众人的神情各有不同,但似乎都有一种笑而不语般的神情,显然也是才思敏捷才高七八斗之人。

    而江正却是走到了学校广场旁边不远的一个凉亭里,凉亭里有着战神岳宇、拳仙秦明、韩澄和金瑛几人,这四人却是没有参加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