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中日战争》(六十一)
第一百八十八章《中日战争》(六十一) (第3/3页)
伞机动向直升机机动转变,并先后更名为“第101空中骑兵师”、“第101空中机动师”。1974年,该师正式更名为“第101空降师”,实现了由降落伞机动作战向直升机机动作战的转变。到了1991年1月,该师在伊拉克发动一次大规模的直升机空中攻击,以迂回战术站据‘交’通要点,协助联军地面部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阻击伊军,孤立伊拉克部队,使其失去战场用兵的弹‘性’。
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兄弟连》就是101空降师506团e连,《兄弟连》真实的展示了美国士兵和战场上的心里战,其写实的还原手法对研究美军的战术及口令都有一定的作用,不知道哪个部队带头,反正最好中**队全部都将《兄弟连》作为一种体验和教育。
被成为中国的101师的特种伞兵师一直隐蔽在黑暗的角落中,迟迟没有向世人揭开他的神秘面纱,在二十世纪伞兵师作为绝对攻击兵种在中国属于很‘鸡’肋的位置,第一国家没有这么多的运输机(假如有钱买大型运输机,还不如买战斗机),第二伞兵师需要很高的士兵素质适应单兵作战,在改革开放的前期,解决社会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绝对比提高士兵的素质要重要很多,第三伞兵师纯属于进攻型兵种,而且受到的限制更多,也是必须是配合兵种作战,可以想象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基本控制了诺曼底以后才将101师运输过去,假如盟军登陆失败,就将101师扔下欧洲大陆,估计这些美国大兵都得让德国人干死。综合以上各种情况,伞兵就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起来,部队中没有空降师的序列,部分‘精’锐部队有一个营或者一个连的伞兵而已。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101空降师在战场上的表演,令中国的高级将领大开眼界,原来空降战还可以这样打?从那时起建立一支高科技、高素质、高战斗力的现代空降师实实在在的摆在中**队的日程表上。2008年通过砸钱和挑选兵员第一支现代化的空降师组建成功,加入了中**队的大家庭,但是随后轰轰烈烈的空降师消失在报纸、杂志的视线中,如同蒸发一般的披上了面纱更加神秘……,2012年冬天,沉寂以久的空降师突然爆发似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扩建成军的消息一时间令中国百姓热血沸腾,也令美国的军事评论家、观察家的大跌眼镜。
杨抗首先说:“想像不到,中国空降师第一战就到了日本,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光辉说:“虽然没有任何指令,但是既然将特种伞兵师下辖在远征集团军序列,那么肯定会登陆作战的。”
申吉林说:“军委会不会现在将他们派遣过来?这些伞兵可是军委那些老头子的心头‘肉’,他们会不会舍得?”
徐锦说:“应该会吧,军委虽然心疼,可是为了这场没有退路战斗,他们会源源不断的派遣援军,既然已经将伞兵师划入远征集团军的序列,那么肯定他们在路上了,88空降军驻扎在杭州,从上海出发最晚11个小时到。”
“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一,”罗纹祥神秘的说,“第二个秘密武器是我派遣了一支小分队偷袭大村机场……”
一言震惊了在场的各位将领,除了徐锦每一个人都像看火星人一般的看着光辉。虽然在战场上派出部队穿‘插’、偷袭、‘骚’扰敌人是一种战术,可是机场往往是重点防御位置,偷袭这里不啻于自杀。周勇江想起张雅楠垂头丧气的样子,想起什么似的问:“司令员,你不会将梁晓华派出去了吧?”
光辉点点头说:“梁晓华的连队,陶制加强装备,这个特种小分队可以与对方一个步兵团直接对抗,只要聪明一点从敌人的空隙穿‘插’过去,别说临时的大村机场,就是佐贺军用机场也可以拿下来。只是目前在大村的敌人陡然间增多了,恐怕不利于隐蔽和穿‘插’。”
“听天由命吧。”光辉不负责任的说,“日本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梁晓华也是聪明的战士,自然懂得不可为的时候应该如何做……”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每一个人的脸‘色’都沉甸甸的,站在‘门’口的警卫员侧着耳朵倾听着一片沉默,心里打了一个冷颤,领导们冷场可不是一个好兆头,他叹口气,继续站在‘门’口。
梁晓华正带着队伍在山坳中行使,一连打了三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嘴里念叨着:“一想、二骂、三念叨,这是谁念叨我了?”
牛刚从旁边坏坏的说:“是不是你那个在司令部的小丫头在念叨啦,哈哈。”
周围几个战士“嘿嘿”的笑着,盯着梁晓华看来看去,梁晓华的脸一下子像熟透了的西红柿,他低着头紧走两步,低声说:“去、去。”
战士们又一阵哄堂大笑,曾辉不紧不慢的说:“有人想念还不好,我老婆假如真的知道我到了日本,肯定会担心死了,临走时我骗她去参加特训来的。”周围的战士像他伸出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