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海战到底》(六)
第二百一十四章《海战到底》(六) (第3/3页)
。肖原侧过头,询问身边一位远征军军官这个年轻人的身份。那个军官小声嘟囔着,张华星,国民党党员,保钓协会副会长,职业是记者,上个月第一个冒着生死亲至钓鱼岛海域报道钓鱼台被日本人占领的新闻,是一个有思想、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听说是这届国民党台南委员的热‘门’人选,也是国民党少壮派的代表,统一行动的发起人之一,在台湾算一个传奇‘性’人物了。
肖原的目光充满了敬佩,在他心目中国民党也好、民进党也好、国亲党也好,这些台湾的党派天天凑到一起无非就是吵吵架,骂骂街,可是当他亲自接触到这些民主党派人士的时候,一群爱国忧民、勇于进取、有血有‘肉’的民主人士的身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他的面前,爱国的不光只是**员,他的心里产生了压力,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党员,假如比不了这些民主党派的党员,估计这个执政党也快要到头了,当初国民党溃退出大陆,难道不是这个原因吗?
肖原的指甲掐着手上的‘肉’,他从这些人中看出了自己的不足,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一个执政党的党员,更加要成为中国人的表率,肖原抬头看着身边的军官们,每一个人若有所思的样子,看来这次会议反而给这些军官很大的收获。
肖原一直思考党派之间的问题,座谈的后半段在浑浑噩噩中渡过了,甚至不知道这些人在争论什么,远征军的军官们,潜艇部队的英雄们一时间都差不上话,几个党派夹杂着民主人士又开始争论起来,主人们忘记了客人,而客人们也好像走神一般作壁上观,听凭着这些人争吵来、争吵去,反应过劲来的军官们发现这几个政党之间的政争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外人无法‘插’嘴了。哪几个民主人士夹在政党之间,到是很熟练的‘插’几句话。
远征军与潜艇部队的军官们只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盯着眼前的一切,这种情况在国内是少见的,陈永和来得时间最长,与地方接触后,对这种情况到是见怪不怪了,他与高健低语片刻,将所有的中**人撤出了这个会议室,关上‘门’,打开空调,留下了几个警卫员,‘抽’身离开了。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不等到这几个方面都累了是不会停止的,其他人还是先离开免得殃及池鱼。
军营设在台南市郊的一座小山包的半山腰上,肖原站在山顶,从山顶可以看到台南市的高楼大厦,微红的夕阳撒在城市里,一幅风景壮丽的城市画。赵智走到他的身边,也盯着远方说:“从这里看台南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然而当你走近一看,破碎的道路、倒塌的房屋,无家可归的难民充斥了这座城市,就显得不那么美好了,站得远,虽然能看得优美一点,可是只有到了近处,你才能发觉很多远处无法看到的蝇营狗苟。”肖原略微一愣,仔细品位这句话的含义。赵智突然说道:“后天,潜艇部队要出发了,我们的潜水艇还在维修中,旗舰决定我们依然修整,他们服从命令按时出发,要打一场大海战。”
肖原叹口气说:“我已经知道了,刚才还去找指挥闹了一通,没有用的,指挥当时说了一句话,娘希皮,侬没船怎打?得不得老子的船让给侬”肖原学得惟妙惟肖,赵智哈哈的笑出声来,山头上惊起一群飞鸟,扑棱扑棱的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