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8、起码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3038、起码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第2/3页)
好的同窗。
甚至,站在马忠一方的人更多!
忽然,辩论声渐渐小了,大家从书桌下掏出了一张空白傩面具,戴在自己脸上,整整齐齐地坐在座位上,手捧书本,摇头晃脑,机械地朗读书文。
观众们通过大屏幕,可以看到众人手中的书本封面上写着《女诫》二字!
大家齐声朗读: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
小白她们不一定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但是成年人基本能够看懂,自然明白其中含义。
众人无不心中叹了一口气,身处在那样的社会,自由恋爱要面对的是如狱一般的社会牢笼,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了,是不可能冲破意识的藩篱,最终只会头破血流,生死道消。
这一幕,已经暗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后续的悲剧。
在一声声朗诵声中,大家把《女诫》抛飞到半空中,大屏幕通过光影技术,《女诫》被撕后,化作了蝴蝶如烟一般消散。
经筵辩之后,祝英台感受到了危机感,她开始逐渐向梁山伯表露心意,有一次梁山伯在纸扇上题了一首打油诗送给她。
打油诗是打趣她上课心不在焉,时常打瞌睡。
墨池忽跃锦鳞光,
毛笔偷沾蜜糖香。
《千字文》中藏虎将,
一声哈欠震学堂!
祝英台看了,恼羞成怒,正要教训一下梁山伯,忽然想到什么。
她拿起毛笔,在纸扇上也题了一首诗,送还给了梁山伯。
梁山伯展开一看,只见写的是:
流萤缀夜幕,
亮灭编星罗。
快解此间谜:
真心有几颗?
梁山伯愣了愣,旋即笑了笑,没敢多想。
祝英台见他傻傻愣愣,气走了。
日子就在这样的朦胧情愫中度过,三年同窗时光一晃而过,终于到了要分别的日子。
万松学院里的学生们陆续离开,各奔前程。
梁山伯也要离开了,祝英台万分不舍,长亭送别。
送了一程又一程,一连三送。
一送,剥离了他们的学子身份;
再送,消解了祝英台的性别伪装;
三送,确立了他们的恋爱自由意志。
终于走到了十里外长亭。
祝英台问梁山伯可有什么想对她说的。
梁山伯愚笨,却只叮嘱祝英台要保重身体,保持书信来往。
祝英台气急,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她委婉地表示,自己家中有一个妹妹,相貌品行俱佳,希望梁山伯不久便来提亲。
她怕梁山伯还是不懂其中意,要来了梁山伯的折扇。
折扇打开,上面还有当初两人的题诗。
祝英台下笔疾驰,写下了《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
其意已经昭然若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