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堪一击

    第十四章 不堪一击 (第3/3页)

各地如有隐瞒不报之人直接以同罪论处!”

    项氏绝对不能留,不论那霸王项羽是不是能力能扛鼎,对于扶苏来说都不重要。

    他扛几鼎都只能说明力气大,但是枪都要问世了,个人勇武不重要了!

    更别说扶苏一直认为大秦这些名将并不比项羽差到哪里去。

    “拉这些家主们去看看昭氏家主的行刑过程吧!”扶苏转身就离开了大殿。

    对于这场对决无比的失望。

    历史上大秦居然会毁在这群人的手里,真是可惜。

    换上常服,叫上蒙恬就前往咸阳骑兵军营了。

    那里还有一万骑兵在等他!

    昨天自从扶苏把马镫交给蒙恬,蒙恬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实验一下。

    结果,出乎预料的好。

    马镫是一个平底的铁状环形物,用皮带固定,悬挂于马匹上鞍的两边。

    不仅可以供骑兵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兵上下,使得骑兵更容易在鞍上坐稳。

    还能更容易控制马匹,从而能够解放双手,在马上做出各种动作,作用可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没有马镫,人骑在马上要想奔跑首先要保证自己不掉下来,要拼命保持平衡,所以也很难做出多余的战斗动作。可能只有很少部分的技艺高超的骑士能做到不依靠马镫进行射箭等动作。

    所以骑兵一直在大秦都不是主力,步卒配战车才是主流!

    可是战车也有自己的缺点,阵型刻板是其一,更多的还是因为战车需要宽阔和相对平坦的道路。

    这两点就成为了战车的死穴。

    但是骑兵可不是,以前之所以骑兵不能作为主力那是因为对于骑兵能够熟练在马背上开弓射箭,做各种战术动作,那要求太高。

    能达到的人太少。

    即使达到了也只能是少部分,就拿咸阳这一万骑兵能到达这几点要求的不超过一千,其余的都是战争中充当传令等辅助作用。

    但是马镫的出现,却让蒙恬看到了希望,骑兵训练周期也能缩短。

    一旦大规模列装骑兵,就会使得战争不再有固定线路发起,各个方向都成为进攻方向。这将是敌人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