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铁路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铁路 (第1/3页)

    几日后,蒙毅和项羽分别出兵,扫荡原孔雀王朝境内那些尚未归顺的城池势力。

    这些后世的阿三,民族意识普遍不强。

    这对于大秦统治来说,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好处是民众相对容易被征服。

    坏处也显而易见。

    如果是大秦境内,中央如果改朝换代。

    那么新政权基本上只需要一纸诏书,就能收复绝大多数势力。

    而在孔雀王朝境内,

    由于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不强,对中央的认同度也不算高。

    所以即使王都被攻陷,国王被俘虏。

    那些残余势力都不买账。

    需要各个击破。

    为此,蒙毅和项羽又费了一番功夫。

    这才将那些残余势力全部收服。

    至此,恒河流域完全被大秦掌握,成为大秦疆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了,扶苏对于民族征服,最看重的就是文化传播。

    除了将当地的土地彻底占领,将土地上的其他势力全部铲除。

    还要将大秦的文化传播过去。

    让当地的居民打从心底里接受大秦文化、学**秦文化。

    所以,秦语学堂还得继续开设下去。

    除了教导秦语,还得传授大秦的各项文化。

    以后选拔官员,除了考究办事能力之外,还得考验他们对大秦文化的掌握程度。

    当然了,学习了先进的大秦文化,他们的办事能力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当然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还得鼓励他们多说秦语。

    相信假以时日,再过个两三代,整个恒河流域境内。

    所有人都会说秦语,而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语言。

    如此一来,征服大业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接连几日,扶苏和几名大臣围绕此事展开商议。

    他们连续推翻了几个方案,将许多行之有效的想法结合起来,最后推出了《大秦恒河境内文化普及法》。

    这项律法规定,恒河流域境内,所有年满五岁的孩童都得进入秦语学堂,学**秦的语言和文字。

    从五岁一直上到十一岁,这段时间,所有上学费用都由官府承担。

    称之为大秦六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期间,学习成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