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殃及池鱼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三百九十七章:殃及池鱼 (第1/3页)

    在和博纳合作之前,丁炙和梁琼就对于这家在国内称得上三大巨头之一的电影大鳄做过一通分析。

    这家公司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就曾登陆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国内影视企业了。

    但是就如之前所说那般,热闹之后,却是无尽的沉寂。

    数据显示,博纳影业在美上市后,股价表现一直低迷,市值最高时也仅有60亿元。

    而同个时段的华艺市值400亿,光线372亿,就连华策都有283亿。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的三家电影公司,这样的市值差距让余东海无法接受。

    为此,余东海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坦言博纳影业被低估。

    于是,在四年前,博纳影业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

    开始谋划国内上市,也就是传说中的“回a”。

    除了赫赫有名的红杉资本以及复星国际外,互联网圈子也加入了这一私有化的进程。

    最终整个博纳的私有化买家分为:蚂蚁财团,鹅厂,中信,复星、红杉,软银,以及创始人余东海。

    这无疑是一个超级豪华的“天团”。

    说实在,余东海在起初是非常“忌惮”互联网公司的,但最终却依旧是和他们走到了一起。

    而在拿下了a轮的融资之后,余东海手下的博纳也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a股的征程,为ipo上市做着准备。

    但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博纳的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财务造假事件被证监会立桉调查,进而导致博纳的ipo被迫中止审查。

    于是,时间到了今年,博纳又再次冲刺ipo,也就是传说中的上市。

    总的来说,博纳里头的派系实际上多到让许多人难以想象,只不过有一个非常强硬的掌舵人余东海的存在,掩盖了这一切。

    在稍微询问之下,丁炙才知道,原来最近半个月里,博纳高层发生了职位变动,之前那个张监制所分属的部门被拆解重组,而张监制也被紧急调回。

    当然,对外宣称是这样的。

    实际上稍微知道点内情的人都清楚,这无非又是一轮派系斗争。

    估摸着是张监制他那一派系,直接遭遇了洗牌。

    根据老陈的说法,今天早上,有人看见张监制在酒店那边接到了一通电话后脸色惨白,紧接着就急匆匆地订了机票飞回总部,据说出的问题里头,似乎是和财务方面的问题有干系,以至于这张监制在离开时连招呼都没有跟丁炙打上一声。

    要知道,监制这个职位在剧组中,和导演分别算是两个权力中心。

    尽管之前那位张监制在剧组里的存在感极低,整个《触不可及》剧组说是丁炙的一言堂其实也不为过。

    但要真少了这个人,很多程序上的事情其实还真就很容易造成运转失灵了。

    不过估摸着九爻和博纳双方刚刚达成合作的默契,对方对于这部戏还是比较重视的。

    在把那位不知道犯没犯事儿的张监制紧急调回的同时,又派来的新人同天接任,算是尽量降低对于丁炙以及《触不可及》的影响。

    其实这一部小成本的《触不可及》,算得上是双方的一次试水合作。

    博纳那边是在考量着丁炙的作品和港圈“融合”的适应性。

    而丁炙则更直接,他要看一看博纳国内独一档的全球发行、风投能力方面能给到他多大的助力。

    这一次的《触不可及》,他其实并不是随便挑的,除了有和梁家晖再一次同框合作的夙愿之外,也有借助着博纳的发行能力,开始往外布局的想法。

    换而言之,就是《触不可及》这一部电影和以往不同,是丁炙拿来尝试着冲奖的,而且目光还是放在了国外发行的范畴。

    事实上,丁炙这几年来的作品,有很多除了在本国有着巨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之外,其实也与此同时辐射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范围内。

    电视剧方面的《开端》、《隐秘的角落》、《窥探》等,分别在日韩,东南亚,乃至美洲方面都有着不低的受众。

    在此前,国内对外输出比较火热的大多是宫廷剧乃至仙侠剧,现代悬疑剧能够对外输出的相对较少,丁炙的出现无疑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稀缺。

    电影方面,丁炙在国内口碑最好,呼声最高的自然是今年初上映的《药神》,但是这部片却没有花上太大的功夫在对外发行行。

    因为其实这部电影是本土化的,是有文化理解的隔阂的。

    就像是好来坞总打算取悦咱们国内市场,拍一些什么中国元素的玩意儿。

    结果整出什么花木兰啊,又整出什么上气啊,结果马屁没拍着,直接拍在了马眼上了。

    整个就仨字:大傻逼。

    这就是文化理解和隔阂。

    像是一些医疗保障等福利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