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1章 改变
第1951章 改变 (第3/3页)
一两黄金能抵十两白银,毕竟民间交易多用银铜,金子真是相对少见的,而五两银就够普通一家三四口一年开销了。
十两金,那是够原身一家二十多年,半辈子的开销了吧!
谢玉看吴大管事这神色就知这事估计真办不了,吴家在唐县是一霸,到真到郡府一级,还差不少的。
谢玉继续拱手道:“吴大管事该知道很多事都是因人成事,我若是能离开唐县对吴家可是好事?”
吴大管事:“自然好事,只是……”
谢玉:“我明白,其实我也不太奢求能进襄阳书院读书,总该郡府一级的正经书院才可。”
吴大管事:“郡府一级的正经书院?说来倒是巧合,前年大娘子家里人来信,倒是有一个名额,虽只是刚成院几年书院,倒也是府一级正经书院,我切帮你问问?”
谢玉拱手:“那就麻烦大管事了。”
吴大管事:“你切等我消息,只是新县尊的事,你也该明白如何做了?”
谢玉又拱手送吴大管事离开了。
只吴大管事离开没多久,新县尊就带着几个差役亲随匆匆而来。
相比吴大管事迎来送往所练就稳重性,这新县尊经历太少还是性子太急,但谢玉看到他眼中那若清纯大学生的眼色。
心中立刻有了对策,立刻下跪大哭,实话实说,直言吴大管事给他开出条件,给他父母寻了上好阴地,还承诺好好发丧,自己不想做不孝之人。
新县太爷还想用言语激励谢玉,见谢玉一直用不孝这词说话,能通过那么多关窍科举入仕,新县太爷情商不多,智力还是够的。
也是明白吴家这是想用原身父母的身后事作文章,自己到底是流官,在唐县待不了多少年,不能庇佑原身一辈子。
虽他有信心斗到吴家,但在他还没在唐县真做出成绩前,在百姓中信誉度还是不够的。
不然,他也不会那件事做文章,这事有点悖论了,顿时新县太爷有点尴尬,最后只给谢玉放下好自为之话,又匆匆离开了。
喜欢简行诸天请大家收藏:()简行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