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太学谈史

    第二十二章 太学谈史 (第2/3页)

人之语,总令人不禁倾耳细听,再明综述后,便叫人恍然开释,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又见陈冲漫步于碑林之间,如行山巅白云,贯通古今,好像醍醐将于九天之上,听者无不如痴如醉。

    侍中徐干得见此场景,当即对人赞叹说:“关西勒国史,关东刻石经。坛筵连天至,冠盖如云集。吉鸟耽灵鹫,瑞兽俯文台。宁问龙川石,岂辜问教人。”

    一晃已到日中,陈冲略有倦意,于是致礼收场,宫中内侍为陈冲与百官摆宴饮食休息。

    到了下午,士女百姓大多散去。陈冲便由太学生拥簇,在碑林前摆席端坐,天子与皇后公主躬身相陪,朝中阁僚大约也有一百多人侍坐。

    陈冲对众人说:“上午我已将大略都说了,现下也不必复述,更多的还在于自己亲学亲会。我知教学之中,释疑最为重要,你们有什么疑问,不妨说与我听。”

    尚书郎祢衡起身行礼,然后问说:“我听龙首在碑文上所说,所言甚广,所记亦明,自然是上佳史书。只是似有一事毫无记载,不知是龙首阙漏,还是另有用意呢?”

    陈冲随口说道:“且言之。”

    祢衡说:“董仲舒常言天人感应,所谓天人交感,而生异象,然碑文之中,并不载天象凶吉,是谓何故?”

    陈冲并不回答,而是转问诸人:“诸位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司隶府户部从事杨修摇动拂尘说:“龙首的意思,应当是天意高难问,人事故可知,如周武之伐纣,尤有凶兆,刘歆谮光武之讳,难逃一死,以人之浅陋揣九天之明,徒为笑耳,不如抱元守一,致虚极,守静笃。”

    大家听闻都点头称是,赞口不绝,议论说:“杨德祖聪明绝伦,果然不同寻常。”

    唯独司隶府别驾从事孔融摇头说:“德祖所言虽然精妙,但仍有阙漏之处。”

    杨修看了看孔融,扬眉道:“哦,文举公有何高见?”

    孔融不紧不慢地说道:“天意固然难问,但世上多少事,乃是凡人所伪,假天意之名以惑愚民。使君所著,虽不载天象,却载有天象之文辞,可见非是敬天守虚,而是为史祛魅耳。”

    众人都朝陈冲望来,只见他半毕双目,徐徐点头,看来对孔融所言是持赞同态度。

    杨修仍不认可,说:“祛魅固所宜然,但人之于世,不可不明造化伟大,人生渺小。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便是以微言大义,责利欲之心。若著史而使人不知畏,实非圣道。”

    孔融闻言不由笑道:“莫非小子要学郑康成,著文恶战乎?”

    众人听后,都叫好说:“孔文举文坛老成,杨德祖士林新秀,若能各出妙文,必为一快事也!”

    杨修也笑着说:“虽然好,不过也就这两月了,等河北事罢,司隶府忙起来,又不知何时才有时间了。”

    天子坐在陈冲左侧,闻言轻声问陈冲说:“河北战事最近如何?”

    陈冲亦轻声答道:“昨日刚刚来报,说大将军主力已尽数渡河,正在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