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本同末离
第二十五章 本同末离 (第2/3页)
头风稍缓,便叫来军师从事郭嘉,极为平和地问道:「臧子源非唯义士,亦是奇才啊,昔日在孟卓帐下,我竟无瞩!若我得之,天下何足定?奉孝,有无办法令他归我帐下?」
郭嘉闻之愕然,此前曹操就对臧洪有惜才之意,只是后来为郭嘉打消。不意接连受挫下,曹操竟又生出了招揽之心。
而此次郭嘉也不便劝阻,低首良久才慢慢道:「明公府下有陈琳陈孔章,与臧洪本为旧友,又曾是姻
亲之家,若明公有意,不如就派他写信,以旧情言说。」
曹操笑道:「我也正是此意,你就去跟他商量吧。」
郭嘉领命而去,当夜就和陈琳一起研究文字,继而每日都书写一信,接连三日派人射入城内。前两封寄去,都杳无音信,到第三封书信时,终有回音,故记录第三封书信于文中,其全文如下:
「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子源守定陶,已近百日,不以刘备渤海之颓然,竟败洪、仁诸将。进而三军望城失色,皆以为子源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
「然则刘备驽马之才,士众而不能行千里者,庸主也,非智者所能事,何如曹氏之征,譬犹飞免流星,超山越海,能以区区三万余众,大破十倍之敌。此龙骥所不敢追,况于驽马,安得齐足?」
「子源上士,曹公心爱甚。所谓君子之道,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一人之心,不祸城民。而君恃而不降者,唯赖关西之援也。而今陈冲命为朝贼,仓惶无踪,又受东西之围,纵管仲、吴起之能,亦无伍员之所成也!若使其然,君身死九泉,安得终军之誉?或至主父之辱,名亚江充之辈,是可忍哉?弗如从公典司,享国极位,隆声九州,可待万世。」
「言尽于此,仆受命而待,顾盼辗转,望子源三思三思!」
臧洪得到该书后,当即亲自提笔回信,次日一早就射回曹营之中。当时曹操头风正痛,展开这块常常的巾布,发现回文密密麻麻的,足有陈琳书数倍之多,就在座的夏侯渊念给他听,夏侯渊连忙靠过去,一字一句地吟诵,曹操初时侧耳倾听,随着夏侯渊越读越急,神色也越来越严肃,读到最后,他竟已扶榻坐起,不自觉「意」了一声。
待夏侯渊冷汗涔涔地放下巾布,曹操笑说:「不意臧洪不仅武道卓绝,便连文字也笔笔如刀,竟能令我头风痊愈!」
说到这,曹操又叹道:「这样一个奇人,可惜,竟不能为我所用!」
这篇回书中,臧洪仍以曹操为兖州牧缘故,称其为主人,却大举曹操为政兖州的诸多劣迹,如欺瞒陈冲、刺杀边让、谋叛朝廷等行为,又述说自己为城殉死、维护社稷的志向,言辞虽非绮丽,但情义至真至切,连曹操也不免动容,全文记录如下:
「隔阔相思,发于寤寐。幸相去步武之间耳,而以趣舍异规,不得相见,其为怆悢,可为心哉!前日不遗,比辱雅贶,述叙祸福,公私切至。所以不即奉答者,既学薄才钝,不足塞诘;亦以吾子携负侧室,息肩主人,家在东州,仆为仇敌。以是事人,虽披中情,堕肝胆,犹身疏有罪,言甘见怪,方首尾不救,何能恤人?」
「且以子之才,穷该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