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废坞令
第十八章 废坞令 (第2/3页)
理,可对于如何处置,众人却颇感棘手。整顿民风、官风还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说来说去也就是下重赏,擢干吏,广施恩,只是极其考验施政者的眼力、魄力和手段,但对于清剿马贼,点籍士族,就不知从何下手了。这看似是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马贼能够纵横河北,自然少不了本土士人的支持,而如果对士人威逼过剩,他们未必不会趁乱起事,加入马贼,更有甚者,会与辽东相联络,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尚书台有人主张先剿后抚,有人主张先抚后剿,但一直商议到正月,还没有拿出个具体的方案出来。陈冲见状,干脆搁置争议,打算先定下几个能够任事的人选出来。由于涉及到军事,可用的人选实在不多。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原冀州刺史牵招,可他经历牵嘉叛吴的事情后,已老病缠身,无法再用,而刘燮提拔的人物也多已身亡。陈冲细思之后,拟启用陈到来负责此事,他虽无赫赫战功,但是每战冲锋都身先士卒,忠勇可嘉。只要配给他有才能的下属,成事十之八九。故而陈冲打算提拔邓艾为黑山中郎将,主管冀州,皇甫郦为海平中郎将,主管沧州,可用谁来去管理幽州呢?陈冲一时没了主意。
陈冲于是就此事问义子傅干,傅干说:“大人是想提拔老人,还是想提拔后生辈呢?”陈冲听他竟还有几个人选,不禁双目一亮,笑道:“闻道不分先后,任事不分老幼,只要合适便可,彦材但说无妨。”
傅干于是道:“若要老成持重,大人可用陈矫,当年他随元龙公在云北任事,担任别驾数年,事无巨细,裁决皆能服众;若要后起之秀,大人可用王基,他出身东莱寒门,为人清正,又熟读兵书,腹有良谋,大人要用治乱,用他也很合适。”
陈冲是知道陈矫的,他原本是陈登的幕僚,文武兼备,陈冲打算再培养一段时间后,直接让他接任云北长史。但对于王基,他却了解不多,只记得似乎是三年前举的孝廉,如今在京县担任县令,每年考绩,虽不算差,但也不过中等偏上而已,真的算是奇才吗?他就此事询问傅干,傅干则笑道:“大人怎么糊涂了?王基出身寒门,不得名望青睐,京畿安定,他又无用武之地。只有到了一州之内,这才能让他施展千里之才啊。”
陈冲拍着脑袋笑道:“好,好,彦材说得有理,那就让我见一见这位王伯舆,看他有何奇才吧。”
当日,陈冲就命加急驿马奔京县,征王基入丞相府。
京县与雒阳相距不过百里,王基得信后,于深夜赶到东都,到都亭稍作休息。次日天还没亮,王基便换了袍服往丞相府赶去。当时街上的行人还很少,但丞相府的侍卫却依旧森严,这种肃杀之气使得王基有些忐忑,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单独面见陈冲。哪知道刚把名牒递上去,就立刻有人把他往内引。原来不止是他急着见陈冲,陈冲也早就在等他。
话不多说,王基刚一落座,陈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