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一百七十二章 好友相聚

    汴梁时月 第一百七十二章 好友相聚 (第2/3页)

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拜官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天圣七年(1029年)二月,改授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仁宗特意赐他绣癋,用来表示特别的恩宠。此外,晏殊还奉命主持了天圣八年(1030年)礼部的贡举,也就是省试。

    天圣九年(1031年),晏殊升任三司使。后第二次担任枢密副使一职,尚未正式就职,又在明道元年改拜参知政事(副相),加尚书左丞。 明道二年,刘太后将要拜谒太庙,有人建议她身穿衮冕前往。太后咨询晏殊的意见,晏殊举出《周官》后服一节加以谏阻 。三月,太后逝世,仁宗亲政,于四月将太后任用的执政大臣全部外贬,晏殊也被外放为礼部尚书、知江宁府,旋即改知亳州,后带刑部尚书衔徙知陈州。后来,晏殊重新被召入朝,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第二次担任三司使一职。

    这也就是当下的时候了。晏殊现在也算是一个两朝元老了,在赵祯即位和亲政问题上,晏殊也都为仁宗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所以赵祯还是十分认可晏殊的能力的。西夏之事发生后,赵祯曾经问过群臣们对于范仲淹的意见,当时晏殊在朝上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是赵祯也知道晏殊的脾气,等到下朝之后,找了一日,单独将晏殊召到了宫中,询问他的建议。

    晏殊先是针对西夏的事情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他分析形势,奏陈四件加强军备的要务:撤消内臣监军,使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召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他的建议为仁宗所采纳。

    而对于范仲淹的问题,晏殊也是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他是支持韩琦的做法,将范仲淹请回朝堂之上的。

    而赵祯最不理解的对内对外都有好处,晏殊也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外,范仲淹和韩琦自然是一心为大宋,所以让他们去对抗西夏的军队,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这范仲淹此番是众望所归,踌躇满志,派他去指挥,是最合适的。

    而对内呢?晏殊表示,赵祯其实完全不用担心什么一家独大,韩琦掌权的事情,这是因为,范仲淹虽然和韩琦交好,但是这二人处理事情的态度,还有性格方面其实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只不过,之前同朝为官的时候,这些矛盾没有被扩大,所以二人表面上关系还是比较好。一旦到了重大事情的决策和抉择上,这二人一定是会产生分歧的。而这次西夏的战事可能正是一个能够分化范仲淹和韩琦的机会,当他们两个的观点产生分歧的时候,也就是他们的关系破裂之时,根本不用担心他们两个最后会站在一起,独揽大权。

    “范仲淹非池中之物,此人的能力绝非韩琦能比,日后肯定要自成一派,不会与韩琦为伍。”

    这是晏殊对赵祯说的关于自己对范仲淹的判断,也正是因为这句话,终于是让赵祯拿定了主意,召范仲淹回京。

    当然,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范仲淹回京这件事情,只有韩琦、赵祯还有晏殊三个人知道,而曹佾、韩永合他们都是不知情的。

    朝正殿内,所有人都已经到齐,大家聚在一起,便开始研究起了关于西夏的事情。

    大概聊了一个时辰后,不管是韩琦、还是曹佾,都十分佩服范仲淹提出的一些应对边关战事的看法,虽说可能之前他们之间说不上有多熟悉,但是现在,韩永合与曹佾不得不说,这范仲淹回到汴梁,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

    而后,他们又是聊了一个时辰,这才散去,借着赵祯将范仲淹单独留了下来,为的却是一件小事,给范仲淹在这汴梁城中暂时找一个住处,当然,范仲淹新的府邸已经在修缮当中了。

    “不劳陛下费心,其实微臣住在韩琦大人那里就可以了。”范仲淹这边倒是想要一切从简。

    赵祯连忙摆手,说道:“哎,这怎么行,你这算是众望所归的回京,怎么可以让你住在其他臣子的家里呢?我这边已经征用了一个房子,你先住着,等你的府邸修葺好了,你再搬过去。”

    虽然话是这么说,不过赵祯真实的想法自然不是所谓的不能让范仲淹太寒酸,之前晏殊表示过,此番范仲淹回到汴梁,一定不能让他跟韩琦过多亲近,于是赵祯打算,从小事做起,先是不能让范仲淹住在韩府,所以才会有了这么一出。

    范仲淹这边见赵祯坚持如此,也就没有拒绝,他当然没有赵祯想的那么多,此番能够得以回京,对他来说就已经算是殊荣了。

    “皇上,今天为什么没请户部侍郎陆盱一同过来?毕竟这打仗的事情,还是要动用钱财的。”范仲淹说道。

    赵祯一听范仲淹这么说,倒是有些意外,于是说道:“哦?爱卿怎么关心起陆盱来了?我记得,之前你们二人没什么交集吧,关于钱财的问题,我自己跟他商讨就行,你不用过多费心。”

    范仲淹想了想,说道:“其实,是臣听闻,说陆大人家的二公子,是一位才子,所以想要见上一见。”

    赵祯笑了笑,说道:“哦,你是说陆垚啊,的确,他那个人有点本事,现在这国库当中有一部分钱财就是他帮着赚取的,那家伙的官职是个虚职,而且刚刚参加了科举考试,现在成绩还没有出来。我觉得现在让他见你,还不到时候,等时机成熟了,你们就会见到。”

    “既然如此,时候也不早了,微臣告退。”范仲淹一听赵祯这个口气,看来今天想要见到陆垚,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且自己刚刚回到汴梁,也没理由让皇上下旨召人进宫,于是也就告退了。

    等到范仲淹退出去之后,赵祯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