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重见关尹子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七十九章 重见关尹子 (第1/3页)

    孔子就这样得道了。

    他的壮举,将会持续激励无数人,他的道统,也会不断地在华夏大地之上发散。

    而在灵霄宝殿,此次朝议也算是“圆满结束”,玉帝宣布退朝,众神各自归去。

    很快,灵霄宝殿之中,唯有老君与玉帝两人尚在。

    两人心照不宣,都没有离去,也都隐约知道对方心中想的是什么。

    半晌后,玉帝先开口道:“今孔子立礼于人道,虽尚无人敢去效仿,但想来总会有后来者。请问道祖,若当真有斯人,届时,要如何应对之?”

    老君目光平淡,并没有丝毫神动,道:“人道渺渺,能立于天地之间,亦大造化也,与天心相合,未必是一件坏事,望陛下深思之。”

    玉帝闻言,沉默良久。

    良久后,他点了点头,道:“如此,便看一看也好。只是,过刚易折,为了避免良莠皆焚,希望这把火也不要太旺盛了。”

    ……

    ……

    苏寻骑着白牛,出了鲁国。这一次他见了孔子,内心的道已经逐渐清晰。

    他的道不是天道,也不是人道。他的太极,是介于天与人之间,存于天与人之中的道。

    既有天,也有人。更有超出于天人之外的“大势”。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苏寻已经能知道了自己的道在何处。更知道,这无名古碑之上要刻下什么字了。

    只不过,他还需要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便是“人”。

    想要立人道,总归是要借助于人的。而苏寻自幼便西出函谷,直到如今回来,虽然天下或许还有听闻过“苏君子”的名声,但也绝对达不到能够与孔子相比的程度。

    更不要说,是理解苏寻的“道”了。

    原本这个契机,说难不难,但也不容易。要是让苏寻自己去做的话,至少也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且天地之间有规则,有限制,苏寻即使化身,也难以将一个道统长久的为续下去,说不定反而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