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身世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六十六章 身世 (第1/3页)

    皇帝见了邯州的奏报,这才了解清榆县那些作坊的来龙去脉。却原来不光是花钱雇了人,还提供他们吃住。作坊所在的村子修了桥、铺了路,最近新盖的农庄还令人建了水渠。

    “兴建大利是大功德啊...”

    大臣们听闻也都啧啧称奇,按说那女子也不过是做些小买卖罢了,哪来的心性兴建大利呢。

    “而且据闻这女子竟是从未嫁人,以姑母之身代母之劳。”

    皇帝喃喃道,一时竟生出些想见那娘子一面的念头。

    倒吓坏了底下大臣们,“陛下龙威怕要吓坏了一介平民,给些赏赐也就罢了。”

    那须发皆白的紫袍老臣又提出,“若她的儿子日后能考到陛下面前来,再与他些君恩也不迟。”

    几番商议,皇帝免了清榆县几个作坊一半的赋税,钦赐“良善公义”四个大字与谕旨一起发送到清榆县。

    阎知县带着谕旨来到面馆的时候,周围食客、游人、隔壁左右的掌柜伙计围了里外三层。

    最震惊的还是秀晴本人,在严主簿的指教下,摆了香案果烛恭恭敬敬接下了阎知县手里明黄的祥云瑞鹤绫锦卷轴。

    人还没散尽,袁厢礼得了消息赶到面馆,此时他已经从严主簿处得知了秀晴实乃张节姑母的真实身份。

    袁老丈先教秀晴搭了贡案保存好谕旨,又建议秀晴将圣上钦赐的字制成匾额传家以示不负厚望。

    一通收拾之后,才有工夫聊起张节的身世来。

    “若你真是丧了夫的女子,我倒不好说什么,毕竟是冠了夫家的姓的。”

    说着话锋一转道。

    “可你如今还是未嫁之身,今日闹得这般大,想必过不了多久便会有人知晓。你可有什么打算?”

    秀晴也不清楚袁老丈究竟想问她什么,只低下头从心说道,“只怕张节会怪我...”

    袁厢礼寻了个椅子坐下,张大娘已给二人奉了茶。

    “张节如今也大了,是是非非你总不好越俎代庖给他兜一辈子。”

    说着望了眼秀晴。

    “他好歹也是考上了案首的人,你该对他有些信心才是。”

    “况且...”老头子语气顿了顿,“还有袁甫在他身边,总不会叫他想不开的。”

    老头子捋了捋胡须,眯起眼想象着袁甫知道了这回事后是个什么表情。

    秀晴听了袁老丈一番话,稍微好受一些。

    “那婚嫁之事呢?”袁厢礼干脆摆明了问道。

    “这...”秀晴蹙起眉头,有点为难。

    “你今日受了朝廷的褒奖,加之你尚未嫁人。我敢笃定,日后上门求亲的人定少不了。”

    袁老丈打趣地看着秀晴,端起茶盏来抿了一口。

    “你若一时不想嫁人不若以后就托庇在我府上,怎么样?”

    袁老丈半是认真半是试探地问道。

    秀晴今日受的震惊极大,此时脑子已经跟浆糊似的,只好道。

    “老丈,容我想想吧...”

    袁厢礼知她今日受了累,说了会儿话便告辞回了袁府。

    夜里,秀晴思来想去提笔给张节去了信。

    那头,袁厢礼也把清榆县的这件热闹事绘声绘色得写给了袁甫。

    到寄信的时候已经是年下。

    秀晴一个人在面馆中过了年,路途漫漫,也不知道张节收到信了没有。心中虽然忐忑,也只能耐着性子等上两三个月才能收到南边的回信。

    开了年,到了大妞成亲那天,秀晴前一日包了个神秘的红封给大妞,嘱咐她过了门再拆开来看。当天便只她和牛进留了下来,打发了香芽去帮忙,又叫了牛婶子回面馆里搭把手。

    下午牛进一个人在前头,牛婶子和秀晴两个在后院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大妞嫁了人,日后院子里就你和张大娘跟香芽了。”牛婶子叹了口气,“等香芽有了身孕,迟早也是要回去生孩子的。”

    “娘子可曾想过你以后的日子?”

    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可是半点都不由她。

    秀晴勉强笑道,“不是还有张大娘和你嘛,牛进也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