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不简单

    第523章: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不简单 (第3/3页)

不愿意,都得听主人安排。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简直令人发指。主仆地位的不平等,已经根深蒂固!

    在这样的制度下,处于社会低层的人民,人性被摧残、被蹂躏,被践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最后,这段奇缘里,还潜藏着一个盛衰交替问题。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通篇都在讲一个个由盛而衰,由衰而盛,以及盛衰交替的故事。

    在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里,既写了甄家的由盛到衰,也写了贾雨村和娇杏的由衰到盛。

    这一点,正暗合了《红楼梦》全书的一个主题。所以,这故事显然是作者有意的,精心的编排,匠心独具。

    那首著名的“好了歌”,也正是在甄家由盛转衰时,出现的。我们把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 跟“好了歌”结合起来看,更有意思。

    大家看: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再看甄士隐的解说: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一开篇,给我们讲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他写这本书的主题。

    贾雨村跟娇杏的由衰转盛,还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不要小瞧了任何一个暂时没钱、没势、没地位的人,说不定,日后他(她)就飞黄腾达了。像历史上的韩信,像《红楼梦》后文里,葫芦庙里那个小沙弥,贾雨村的门子。同样,甄家的由盛转衰,告诉我们另一个道理,世上没有永远的富贵,所以富贵之时,要懂得珍惜,不要张狂,看不起那些暂时比你条件差的人;也许不久后,你会变得连人家都不如。

    综合以上,我们知道,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不简单。里面包含了作者构思的多重意思。仅仅一个小故事,就潜藏了全书要讲的许多大问题。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曹雪芹在写作方面的过人之处,绝非一般写作者可比。

    贾雨村与娇杏的故事,很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本篇完,请接着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