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蝉翼拓本

    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蝉翼拓本 (第2/3页)

堵着门的一块石碑,陈文哲就笑了。

    不过他再看一眼,就发现,能够被李天强放在这里展出的东西,肯定有点价值。

    所以他能看出,这块石碑彷的不错,最起码其上的碑文,就是根据最早出土的墓碑拓本彷制出来的。

    要知道这里面的差别,可是很大的。

    可惜,这块石碑虽然彷制的时间可能很长,但不可能是真品。

    这种墓碑在国内有一段时间,可是十分流行,也十分广泛。

    流行、广泛,在古玩界可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这东西都泛滥了。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董美人墓志》,有很多人彷制这块十分着名的石碑。

    这块石碑,是追思董美人生平事迹的随葬刻石。

    董美人(公元578年--公元597年),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的妃妾,汴州人士,名、字不详。

    董氏于开皇十七年病逝,终年十九岁。

    杨秀对其感情颇深,遂撰文哀悼,刻为墓志随葬。

    墓志于清代嘉庆年间在西陕兴平县出土,楷书21行,行23字,被称为《美人董氏墓志铭》,又称《董美人墓志》。

    原石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毁于兵燹,到现在,就算是拓本流传的都十分稀少。

    这块石碑最后存放的地点,倒是在大海市,可这东西能是真的?

    这块碑的原石,于清嘉庆年间在兴平县出土,为大海陆君庆官西陕兴平时所得,旋归大海徐渭仁(紫珊)。

    徐氏十分珍爱,从关中把此石携至大海,自号其斋曰“隋轩”,并广泛椎拓。

    据说用墨较浓,字画瘦细。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大海小刀会农民起义战争期间,原石毁佚。

    徐氏拓本流传甚少,出土初拓本尤为难得。

    现在最出名的拓本,应该是藏在神都图书馆、神都大学藏本、霓虹三井文库、徐渭仁氏拓本。

    石碑不存,流传在人间的便只有拓本了。

    《董美人》的拓本大约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初出土时在关中的拓本。

    这种拓本多以澹墨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