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第2/3页)
绝对不简单。
既然有高人指点,李天强说的话就有点可信。
所以,陈文哲还真就看向不远处的一摞碑帖,还是那句话,不管这里的什么东西,只要有一件是真的,那陈文哲做梦都能笑醒。
又翻腾了一下,那些碑帖下面,还真有一块石碑。
陈文哲有点哭笑不得,如果真是孔子庙堂碑,就算是后人翻刻的,只要不是现代人翻刻的,都是珍品。
孔子庙堂碑可是很出名的,陈文哲是知道,它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损毁。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
唐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书。
….
这一块石碑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之虞书妙品。
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三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重修孔庙事而立。
贞观七年(633)刻成,无撰写年月。
所以,这块碑是唐碑,正书,虞世南撰并书。
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原本称《东观帖》,明代王世贞曾收藏,后辗转入清内府。
其间曾为董其昌所得,董其昌大为赞扬。
虞世南书此碑成,以墨本进呈
唐太宗。
太宗把王羲之所佩右军将军会稽内史黄银印,赐给虞世南。
虞世南亲笔写的谢表,宋时曾刻入《群玉堂帖》,已佚。
此碑书法俊朗圆腴,端雅静穆,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
此碑刻成之后,「仅拓数十纸赐近臣,未几火尽」。
可惜这块碑早就失传,找不到了。
武周长安三年(703),武则天命相王李旦重刻。
这一块碑,正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
额篆书「孔子庙堂之碑」六字,为李旦所书。
而这块重刻之石,今亦不传。
宋代黄庭坚有诗云:「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可见原拓本在北宋已不多见了。
所以说,不要说这块石碑,就算是古代拓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