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变幻的釉彩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变幻的釉彩 (第2/3页)

果。

    三彩技术完全成熟以后,有些俑仍采用这种方法。

    例如天王俑或武士俑,全身都施一层薄釉,然后用彩绘出衣饰、五官,铠甲部位贴金。

    唐墓出土的一些镇墓兽,彩色淋漓,在兽的火焰状翅膀上贴金以提高效果。

    【镇墓兽】古人想象出的镇恶驱邪之神兽,放于墓道口。

    出现于汉代,南北朝后流行。

    它综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面目狰狞。

    其作用一是防止妖魔鬼怪对墓主人灵魂的侵扰,二是威慑和恐吓盗墓贼。

    归纳起来,施釉工艺的具体方法,也就那么几种。

    比如随意散施法,先将器物施一层白色底釉。

    然后用毛笔蘸其它各色彩釉,或点在白色釉上。

    或像雨点一样洒在白色釉面上,或从上至下断断续续的点施,似断线的珍珠任意流淌。

    焙烧后加以流动,形成了疏密得当的艺术画面。

    定型施釉法,将各色釉彩,用毛笔画成斜线,使这些斜线构成单元图桉。

    每个单元里有网状的、格式的、菱形的,将器物分成几个区间。

    施以白釉、红釉、条状釉、或者绿釉等多种花色釉面。

    组成旋律性很强的图桉,使之达到美丽的艺术效果,使其釉色艳丽,华丽无比。

    局部条纹定施法,是充分利用铅釉的流动性,在主色调中加施红条连续白点条状釉,间或白色红心梅花图桉。

    在高温焙烧中,釉层熔融,彩点集中的地方由上向下流成一条条彩带。

    这些彩带任意浸漫,任意流淌,构成变幻自然,绚丽无比的纹样。

    贴花加彩法,是将器物的地色施以白色,贴花部分施以蓝边红心,或者绿边红心,红边蓝心,红边绿心等等。

    经高温焙烧后,釉面自然流淌,形成似瀑布般的艺术效果,美丽壮观。

    印花填彩法是在盘子中间,刻画出流云,荷叶,仙鹤。

    一般而言,地釉施以白色或其它澹色,在印花部分填彩。

    这样的装饰手法突破了日用器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