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古年号钱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古年号钱 (第3/3页)

处基督教堂附近发现的。

    这处窖藏开口距地表1米,形制已不可辨,仅存部分墙壁,残高1.5米,残宽0.9米。

    根据发掘情况推断,钱币入藏时散置于两个倒置的瓷罐内,再埋入土窖。

    由于管道沟内潮湿,钱币大多锈蚀严重,部分钱文漫漶不清。

    经过那群盗墓贼初步清理,发现钱文可辨识的钱币3393枚。

    这些古钱分别属于汉、隋、唐、五代、两宋、金、元等7个时期。

    另有不可辨认的658枚,这些古钱都转运到了另外一处大墓之中。

    “咦?居然是一处元代大墓?”

    发现了三处大型的古钱窖藏,本来陈文哲以为收获就这些了。

    没想到,最后他追踪这些古钱的流向之时,还能发现一处元代大型墓葬。

    只不过,这座元代的大墓,好像在那群盗墓贼发现之前,就已经被人盗掘一空了。

    仔细回溯关于那座元代大墓的情况,陈文哲最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座大墓的规格很大,在被人盗掘之后,很多珍贵文物都被盗走,但是,作为数量最多的古铜钱,却留在了那座大墓之中。

    数量太多,价值自然不高,再说,太重也不容易搬运,所以就留在了大墓之中。

    就是因为这座大墓有不少古钱,加上墓穴完整而隐秘,所以从其他地方发现的古钱,最后就被藏在了这里。

    “正定时期的大墓?好像这一时期还出土过窖藏古钱吧?”

    陈文哲通过回溯,可以看到很多被整理出来的古钱,当然只是简单的按照年号整理了一下。

    这些可辨钱文的钱币,大多为年号钱,自然整理起来不难。

    其中年代最晚的,为元至正通宝。

    至正通宝铸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分为纪年钱和纪值钱两类。

    其中纪年钱正面为汉字“至正通宝”,背面穿上有八思巴文“寅”“卯”“辰”“巳”“午”等地支字样,分别代表至正十年至十四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