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丙午神钩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丙午神钩 (第3/3页)

 文物背面中部有一凸起的圆钮,钮面错银,作卷云状,中心嵌一红宝石。

    上部腹面错金铭文“丙午神钩,君必高迁”八字。

    下部饰飞凤,头足错金,翅、尾和体部错银。

    造型优美,铸工精巧。

    加之通体错金银,镶嵌宝石,是一件十分罕见的珍贵工艺品。

    这么复杂的一件铜带钩,用到的工艺更是不少。

    陈文哲对于工艺更加看中,其中错金银工艺,源于商周时期,兴盛于春秋中晚期,现已发现两种工艺手法。

    比如镶嵌法,就是其中之一。

    已发现的我国古代金银错青铜器,有的是采用镶嵌的装饰方法,又叫镂金装饰法。

    一九七三年,我国著名学者史树青,在《文物》上发表了一篇《我国古代的金错工艺》,主要就是谈这种方法。

    其制作分四个步骤,第一步是作母范预刻凹槽,以便器铸成后,在凹槽内嵌金银。

    第二步是錾槽。

    第三步是镶嵌,即在槽内嵌以金银丝或者金片。

    第四步是磨错。

    再就是涂画法,这是汉代金银错的主要装饰手法。

    这从汉人对“错”字的解释:“错,金涂也”,就可以看出来。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金涂”法主要工序也有好几道。

    首先是制造“金汞剂”,再就是金涂、金烤,现此法通常称为“鎏金”。

    现在全国虽出土发多件相似形制的“丙午神钩”铜带钩,但只有这件保存最为完整精美,举世无双。

    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是东汉帝国命工匠制作完成后,赐予东北地区地方政权——扶余国(夫余)国王或者贵族的赏赐品。

    这件宝贝是宫廷错金银技艺的典型体现,代表着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统治。

    陈文哲看到的这两件,虽然不如丙午神钩精美,但是形制一样,从此也可以看出其珍贵程度。

    这样的宝贝,陈文哲自然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那么他看到的特别的带钩可是三件,很显然第三件也不简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