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头枕阳洛,身卧当阳,魂归西山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头枕阳洛,身卧当阳,魂归西山 (第2/3页)
陵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
所以,陈文哲看到的仿传国玉玺就出来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居然让刘备仿制了一件传国玉玺。
其实想想也知道,三国时期,谁又不想成为正统皇帝?
特别是刘备,他还号称皇叔呢,如果这样还不算正统,那谁才算?
可以说,刘备墓能够保存到现在,绝对是沾了诸葛亮的光。
盗墓贼不怕死,可以拼命进入。
那么一些考古专家呢?一方面他们不敢破坏古墓,另外一方面,就算找出来再多的宝贝,也不是他们的啊!
为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进入惠陵拼命,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说谁的人品低,而是人性使然。
不管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选择保护自身。
既然贸然进入惠陵,则很有可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生命危险,那谁还会进去拼命?
正是因为无法到惠陵当中一探究竟,有关刘备之墓的铸造方式及陪葬品数量,始终是考古界内的未解之谜。
当然,在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遵循着保护至上的原则。
倘若惠陵未遭破坏,就无发掘必要,就不会有人轻易将其挖出以作研究。
尽管如此,有关惠陵的探索并未终止。
通过一些现代技术的帮助,现在已经能够对惠陵内部的机关,进行初步探索。
也许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惠陵内部的机关奥秘终将会显露于世。
通过对刘备之墓惠陵进行分析可知,在我国古代墓葬文化发展进程中,受盗墓贼的影响,无数权贵之人想出许多防止误葬被盗的方法。
虽他们并无现代科技作为技术支持,但过人的智慧使得其所设下的机关缜密无比。
时至今日,惠陵的秘密仍然未被成功揭露。
相同的,跟刘备关系很大的关羽墓,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盗掘的。
都知道关羽是一名大将,是历史长河中的勇士。
关羽死后,头葬在了阳洛,身体葬在了当阳。
关羽的墓地至今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