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原色一致,浑然一体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原色一致,浑然一体 (第2/3页)

    补缺和填缝的操作基本相同,但由于SV427+HV427本身的粘着性,在补缺时一定要在操作平台上,先铺一张薄薄的白纸。

    这样是预防它,与操作平台粘在一起。

    抹入材料,要稍稍高出镜背。

    以备干燥后,雕刻纹饰。

    注意表面要抹平整,自然干燥六小时,待其完全固化后,根据此前的所绘图,以铅笔在它表面画出残缺纹饰。

    然后以刻刀,根据所绘花纹仔细雕刻。

    雕刻完成后,就该对残存料珠的补配了。

    该镜共残失料珠9枚,料珠补配也此种材料,搓出形状后,将它们粘合在残缺处即可。

    补缺全部结束后,最后的工序就是在修复材料上着色复原。

    着色的选材,使用漆片酒精溶液,调配天然矿物颜料来着色。

    由于SV427+HV427具有良好的着色性,所以可直接在其表面上色。

    色调调好后,以涂、画等方法层层在修复面上做旧,直至与器物原色一致,浑然一体。

    修复完工后,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对铜镜的封护。

    良好的封护剂,可以阻止空气中有害物质对镜体的侵蚀。

    另外,此隔离层也可防止做旧颜色的褪色及脱落。

    封护剂在这里可以采用国际上较流行,也认可的Paraloid-72。

    这是一种聚丙烯酸类树脂,是甲基丙烯酸乙脂、甲脂的共聚物。

    具有抗酸,抗腐蚀,防老化等特点。

    经它处理后的青铜器,可在常温下保持五年以上。

    这面铜镜的修复,由于镜体本身残损过重,而无法完全复原。

    因为镜体上20枚料珠上,现存仅4枚镶有金箔。

    而从残存的4片金箔来分析,已无法判断出其镶金箔的规律。

    所以,最后只能将料珠补全,但金箔已无法按原样复原。

    因此,文物的修复一定要尊重器物的客观现实,不要凭自已的主观意断来枉自决定器物原貌。

    在文物修复中,残缺也是一种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但是,如果凭想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