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丝绸“碰碎”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丝绸“碰碎” (第2/3页)
即意识到这一次是绝大的发现。
原来,他们发现棺椁之内,有许多类似于丝绸制品的东西。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可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我国是最早用桑蚕丝纺织的国家,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明了丝织技术。
但是,因为丝织品在墓葬中很难保存,极易腐烂,我们很少见到古代的丝绸工艺品。
当时,马王堆一号汉墓里,出土的素纱禅衣,薄如蝉翼,惊艳了世界。
大家都期待着其他地方,亦能发现古人的丝绸制品,但每次都是一些丝绸残片,让人失望。
当荆市博物馆的负责人生接到电话汇报时,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个考古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于是,立即驱车赶往纪南城。
到达现场后,便马上核实了情况,果然,透过棺椁板缝隙看到了一些丝织物的肌理。
他当下决定把棺椁板盖回去,并且用厚厚的塑料布将整个棺木包裹起来。
然后,再将整个墓坑用蓬布进行封盖,只留下一两个工作人员进行看护,其余人都回去商议更为妥善的文物保护方案。
之后在将这一情况向上级领导进行了汇报,请求派专家予以支援,国家文物局对此事相当重视。
此时,不少考古专家闻讯赶来,参与到这次的考古发掘工作中。
其中,就有之前参加过马王堆一号汉墓考古的丝绸保护专家。
这位专家与北湖博物馆的专家们,共同讨论出了一套具体的发掘保护方案。
这套方案很快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此时,这座小型土坑竖穴墓已经被命名为“北湖江陵马山一号墓”。
春秋战国时期的棺木外,多有一层厚厚的荒帷,一般是素锦类织物。
眼前这些看似完整的荒帷,实际上已经完全腐朽,稍微一碰,就很可能化为碎片,该怎么办呢?
更为重要的是,一幅质地细腻的帛画也与荒帷粘连在一起。
最后经过研究,才顺着棺木各个边,将荒帷切割成几大块,并且进行编号,卷取放好。
当荒帷被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