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珠、文甲、通犀盈于后宫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珠、文甲、通犀盈于后宫 (第2/3页)
体积虽然不大,但是雕刻工艺却极为精美。
作为镇墓兽的辟邪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一眼看上去,都有一种威风凛凛的感觉。
所以它不仅被称为珍宝,在世界范围内,也收获了许多的赞叹。
还有一件文物也很奇怪,很难让人将它与木头联系到一起。
它下部内控外撇,呈喇叭状,底部折直,也是用树根制作。
这件木器就像盘口一样,整体看起来就像犀牛角一样,所以学术界给它起名为“角形器”。
它确实为木制品,也是根雕制品。
这件根雕文物使用的,还是较为名贵的香樟木。
这件作品的下径达5.8厘米,高12.5厘米。
那么古人为何在墓中放置一件,形态如此奇怪的东西呢?
几十年来,关于角形器的研究也有很多。
关于它的用途也有很多种说法,一般来说有三种比较有依据的看法。
第一种说法是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就是完全象征着犀牛角。
《周礼注疏》记载道:“犀角,角中之贵。”
《汉书·西域传》更是记载:“明珠、文甲、通犀盈于后宫。”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犀角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墓中存在犀牛角状的根雕,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彰显墓主高贵的身份。
但是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这种东西是用来解绳结的。
因为当时的绳索不结实,马匹拉车,绳索很容易断裂,为了接绳索,结开绳索上的死节,马车车夫就非常需要这个角形器。
关于这个角形器的用法,还有一种拥有许多支持者的说法,那就是祭祀时的祭品。
因为角形器和“雅”太像了,《周礼·春官·笙师》记载道:“雅,状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鞔之,有两组(纽)疏画。”
这个记载和出土的角形器基本吻合,专家甚至检测出其表面有皮革覆盖过的痕迹,这就使它更加符合“雅”的样子。
甚至还有人说,墓中还有一件虎座鸟架鼓,它与角形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