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四十八章 一家人有一个会就行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两千九百四十八章 一家人有一个会就行 (第1/3页)

    腌笃鲜端了上来,周至指着那道菜说道:“这道菜就是吸收苏帮煨技、浙东腌法、加上本帮菜的豆制品做法,先煸咸肉出油,再下鲜肉同炖,德兴馆创造出来的一道名菜。”

    “这菜味道不错也。”张辛夷说道:“做法看着也简单?”

    “这不就是腊肉炖笋子吗?”叶欣表示张辛夷有点大惊小怪了:“不过我们老家喜欢用来炖萝卜,炖笋的话多用笋干,还有豇豆干,还有雪豆。”

    “如果换成欣欣说的这些,那就是福宝家常菜了。”周至点头。

    “不过用鲜笋炖腊肉我们那里好像还真不时兴,这道菜鲜味比我们老家的做法突出。”叶欣也不得不承认。

    “这个汤泡饼我觉得不错。”麦小苗也点头表示认可。

    “小苗说对了,当时的外侨冬季就最爱吃这道菜,便是搭配法国面包蘸汤食用。”周至笑道:“于是德兴馆从民国二十八年冬天开始,首创砂锅腌笃鲜外送业务,专供法租界西洋寓所。最好玩的是她们还在陶钵外面加盖火漆封识,以防仿冒,算是餐饮业最早重视知识产权的单位了。”

    “类似的‘粗材细作’方式发明的菜还有很多,比如因鱼身供应前线,鱼尾廉价,成各本帮馆救市菜,将苏帮‘烧划水’的酱油减半,加糖和猪油,适应本地口味,这就是‘红烧划水’。”

    “因为牛肉管制,德兴馆便创烧了糟香门腔,门腔就是猪舌头,战时西洋侨民争食此菜,有英国商人在日记里抱怨‘猪舌糟味上瘾,致每周消费三磅’。”

    “又如黄豆不受战时管制,本帮菜馆用猪油渣提香后,创烧‘黄豆肉丝汤’。据《申报》调查,当时有四成的沪上劳工家庭‘每日购黄豆肉丝汤,价一角五分,为最廉价荤汤。’”

    “沪上穷老外也有很多,为适应战时物资供应,猪肉禁运后,德兴馆将传统‘酱烧鸡块’改为带骨剁碎,增加肉酱比,用酱糖盖住腥味,做成了一道‘鸡骨酱’。没想到法国人吃得上瘾,说比他们的Coq au Vin也就是红酒鸡更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