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6经筵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1486经筵 (第1/3页)真实历史上的三娘子,是大明靠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她转房,成为黄台吉的王妃。
而在黄台吉死后,大明朝廷为了维持大明和蒙古表面的和平,依旧选择支持蒙古传统,让黄台吉长子扯力克为顺义王。
而到了最后,当扯力克死后,明廷再次选择了支持扯力克长孙卜什图为顺义王,接掌兵符,坐骑和顺义王印章,这让真正为蒙古和大明相安无事多年做出巨大贡献的三娘子一次次失望。
作为一个母亲,她当然也想给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谋取更好的利益。
不知道三娘子到死到底如何看待大明朝廷的选择,魏广德完全不知道这些。
但这一刻,他作出的决定是支持钟金夫人的子弟接手蒙古汗位。
魏广德不大相信一向喜欢汉文化的钟金夫人会教出一个随时都想要和大明为敌的儿子来,甚至表现出善意,让钟金夫人把孙子送到大明读书,也是可以的。
这绝对不是任职,大明不需要人质,只要一直表现出强大,就没人敢造次。
只要蒙古的大汗学习汉家文化,两边的隔阂或许就化解,蒙古才将真正不再是大明的敌人。
或许是因为汉家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作祟,三娘子为自己孩子争取利益也被视为“乱政”,甚至有人说是三娘子毁掉了俺答汗积累的基业。
因为最终,在扯力克死后,蒙古发生内乱,一方是扯力克长孙卜什图,而另一方则是三娘子。
“善贷,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三娘子哪有自立的意图,如果真有,她也不会离开归化城。”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说,让朝廷许诺布塔失里成年后或选择支持他成为草原上的大汗,马上就急道。
“叔大兄,朝廷要扩大对周边的影响力,就必须扶持心向大明的势力,甚至就算他们.嗯,可能,和我族文化传统不符,我们也必须旗帜鲜明的予以支持。
否则,以后谁还会心向大明,为我大明说话、做事。”
或许,在士大夫们眼中,他们就该主动依附大明才对,而且他们似乎也别无选择。
但是,世界变化太快,夷人的触角已经伸到大明周边,如果大明不再对外政策上做出一些改变,周边势力很快就会发现,或许他们还有其他可以仰仗的势力对抗大明。
虽然和夷人外貌、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可是夷人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在那个时候其实都远优于大明。
而大明的优势只剩下地缘优势和所谓传统了。
最起码,魏广德知道的是,最初沙俄东进时,蒙古人对他们还是敌视的,甚至爆发多次交战。
但最后,一部份蒙古部族还是选择了和沙俄合作。
而原因,就是满清朝廷在对外战争中没有获得胜利,他们军事上的劣势暴露无遗,加之他们对蒙古部族之间多有分化瓦解,很多时候处事不公,最终导致离心离德。
大明,不会去重蹈“覆”辙,最起码魏广德不会。
该支持的时候,就要明确支持心向大明的势力,让他们在政权内获得碾压的强势,震慑宵小。
而且,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明是名义上的宗主国,自然不存在什么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奇葩选项。
做为宗主国,什么事儿不能干涉,你们国家名义上的最高掌权者都是大明皇帝封的王。
大明说你是你就是,说你不是就不是。
不恃强凌弱是夫子们说的话,不是政客该说的,魏广德的话虽然刺耳确实属于可供选择的政治手段之一。
张居正只是微微皱眉,也没有继续纠缠,而是问道:“可若那布塔失里以后也不心向我大明,或者他的子孙选择不呢?”
“废了他,选择其他心向大明的首领。”
魏广德回答很是干脆,“当我大明可以随意定夺草原之主的时候,那里已经是我大明真正的领土了。”
通过宣扬佛法削弱蒙古实力,再控制汗王更迭加强两边的联系,互相渗透之下,大明确实更加占便宜,也有机会在蒙古势微的时候彻底吞并它。
“有些大胆。”
张居正最后只说了句话,就低头思索起来。
通过三娘子离开归化城,魏广德几乎可以断定她不想延续蒙古传统,也就是那什么“转房婚”的习俗,嫁给俺答汗的儿子黄台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