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今日无事……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今日无事…… (第2/3页)

,罗幼度才诱使韩熙载提出此议。唯他有这个胆子,也唯他扛得住如此压力。

    看着正气凛然,带着几分孤高的韩熙载,以对方的聪明才智,罗幼度相信他一定看破了自己的用意,颇为感慨的高举着酒杯道:「朕敬叔言,此事委屈你了。」

    韩熙载自然知道圣心圣意,但身为人臣理当为君分忧。为君上背黑锅,也是一种荣耀。

    韩熙载不是赵普,也不是卢多逊,舔的毫无自尊。不管对错都是先舔为敬……

    邦点书定的又到自己的这位右上体血仓姓之心,心甘情愿的替他背这个受文武唾弃的黑锅。

    罗幼度并非天性凉薄,他很认可恩荫制度存在的价值意义。

    尽管后世人不断抨击官僚制度,可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而且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现代都是一样。

    华夏五千年历史,真正的圣人道德楷模又有几人?

    身为人父,谁不为子孙后代考虑?

    古话就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朝廷真要不设恩荫制度,怎么让官员为朝廷卖命?为天下百姓谋福?

    真就依靠仁义吗?

    这根本就不符合实际。

    就如后世朱元璋的理念:当官不为钱,不为权,就是为百姓服务。大手一挥,把官吏的俸禄定得出奇之低,还取消了荫封,大官之子虽有荫叙,但所叙的只是「禄"而非「官」,想做官仍要参加考试。

    身为农民的朱元璋,他的初心是好的,但结果却是显而易见...

    尽管朱元璋惩治贪官的狠辣手段称得上古今之最,但贪官污吏却是层出不穷,越杀越多。

    可真要不管,欺凌百姓之事,将会成为常态,也会重蹈宋朝冗官、冗员的后尘。

    罗幼度并不打算废除恩荫,但必须在恩荫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约束,不能如何训那样,后军元可之才,就破罐于摔,站着后辈吃喝无忧,就来薅朝廷的羊毛。

    向训这种情况绝不是个例,毕竟谁家没有一个混球?

    罗幼度不奢望将二代人人都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