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大明田赋之谜,改革势在必行!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735章 大明田赋之谜,改革势在必行! (第1/3页)

    这个数字比朱媺娖预料的要少一些。

    表面上看,她如今所统治的大明相比万历时期只是增加了云中、宁绥、南海三个省以及甘肃下辖的青海地区,且都是没多少耕地的。

    可实际上,各省清丈清查出了不少隐田——浙江这等耕地本就不多的省份都查出了400万亩,其他省份可想而知。

    除此外,朱媺娖还知道后世大夏除去雪域、西域,领土面积还没大明此时大(主要是增加了吕宋岛),但耕地面积却达到了19亿亩。

    并且这还是一些地方退耕还林,或是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的结果。如果大夏全力种植粮食,耕地面积肯定更大。

    因此在她心里,大明此时耕地面积不说赶上后世大夏吧,经过清丈应是能使耕地增加至15亿亩的。

    如今没达到她的心理预期,绝非清丈出了问题。

    清丈队伍是朝廷专门培养出来,下派到各省的,同时有都察院和锦衣卫南镇抚司明里暗里盯着,若有问题,绝对瞒不住她。

    再考虑到之前大明毕竟经历了一二十年的战乱,天灾也是连绵,使得人口比万历时减少了上千万,甚至可能是两三千万。

    人口不如万历时多,一些不太好的田地自然就没人去耕种了,成了荒地。

    大约这才是耕地数目没达到她心理预期的主要原因。

    最后,朱媺娖就这13.5亿亩地的税收做了大概预估。

    随着清丈田亩与摊丁入亩的进行,朝廷对耕地税政也进行了改革。为了避免地方官利用耕地税率压榨百姓或者谋私,种粮食的耕地统一定为十税一。

    对于粮食出产率低,乃至遭受了天灾的地方,朝廷会另行补贴。

    当然,朝廷具体征税时,实际是根据各省的耕地亩数预估其粮食产量,要求其总共征收多少粮食或税银(一条鞭法彻底贯彻落实需要时间,偏远地区缺乏银钱,还允许以实物纳税)。

    各省对下辖各府县分配征税任务也是如此模式,具体过程还是比较讲究的。

    考虑到超级稻、超级小麦子代,以及番薯、玉米土豆等新作物的推广,便以每亩田地均产2石粮食计算,大明朝廷一年两税大概能征得5.4亿石粮食。

    明朝的稻谷出米率大概时0.65至0.75,小麦出面率大概为0.7至0.8。

    米面综合一下,按0.75算好了,那就是朝廷一年可得米面大约4亿石。

    米面均按市价每石1.5两银子折算,那便是6亿两!

    朱媺娖并没有因为这个数据多高兴,因为她知道,各省田地具体情况是复杂的,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