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章 随侯珠与玻璃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一百六十七章 随侯珠与玻璃 (第1/3页)

    西耳室内的随葬品,确实多。

    除了青铜礼器、铜镜、铜武器、铁工具之外,还有大量的陶器与玉、石、金器。

    甚至还有玻璃器!

    五件玻璃壁,一个玻璃蜻蜓眼珠,七对玻璃牌饰!

    “卧槽,这是玻璃珠啊?!”

    当广州考古所的所长傅谱,看到这些被丝绸腐物和残片包裹的玻璃器时,简直惊喜到不行!

    玻璃。

    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会认为这是一种舶来品。

    但是实际上华夏历史上,其实也是小范围制造过玻璃的。

    只是没有像瓷器、玉器等文物那样建立起完整、系统的体系。

    玻璃,在华夏最早出现和生产的时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琉璃”,不是古代文献中所见的对于玻璃的最早的定名。

    春秋战国时,玻璃器已经出现了,当时的人将半透明的称为“璃”,透明的才称“玻璃”。

    后来又有“药玉”“罐子玉”“硝子”“料器”等名称,以料器一名使用最为普遍。

    “琉璃”反而是唐朝之后,才成为用高温烧制的人造水晶的称呼。

    在华夏古代,其实玻璃器和琉璃器,是不一样的两种物品。

    玻璃通常都是制作成玻璃珠,也叫做“药玉”,是铅、钡和硅酸盐的一种混合物。

    而琉璃,则是用各种颜色的水晶琉璃母石,高温烧制出来的。

    而且随着近些年的考古发现,也确实发现了一些两周时期的玻璃器。

    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上,就用了一颗玻璃珠镶嵌。

    当时这把剑出土时,震惊世人!

    颠覆了春秋战国时,只用金银和绿松石,来镶嵌武器的说法!

    简单地说,西周时期的玻璃器朴素无华,色彩晦暗,器形简单,质地疏松,制作粗糙。

    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器以彷玉为主,光洁度好,工艺水平较高。

    两汉时基本延续了战国风格。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玻璃器异域风格加重,器物轻薄,透明度较好。

    唐代时因为西域丝绸之路的交流,唐代玻璃器的波斯风格浓厚,作品亮丽多姿。

    宋元时期则小巧精致。

    当然,这些古代的玻璃,和现代的玻璃并不一样。

    就算是其中最为精美,技艺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