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八章 什么叫礼崩乐坏啊!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二百三十八章 什么叫礼崩乐坏啊! (第1/3页)

    “啧啧.这么多鼎啊?”

    “一二三四五……”

    “这得有二十多个鼎吧?”

    “海昏侯作为一个列侯,就算是曾经当过王,当过皇帝,也不能用这么多鼎吧,还是铜鼎!”

    “这就是传说中的礼崩乐坏后的时代嘛?”

    双手插着腰,看着东藏室内清理出来的二十多个鼎,陈翰那叫一个无语啊。

    东藏室,也就是社科院考古所负责清理的厨具室,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

    有鋗、壶、尊、鼎、釜、臼、杵、勺等厨具。

    有的青铜器上有“昌邑食官”“籍田”等文字,反应出了墓主人的身份,以及西汉时期的“食官”系统和“重农”的祭祀制度。

    其中,铜鼎、铜缶、铜长颈壶等青铜器的造型十分精美。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昌邑食官”这几个字的发现。

    海昏侯刘贺,在成为海昏侯之前,就是昌邑王。

    而他的昌邑王位,是继承与自己父亲的,并且当了十年的昌邑王。

    之后,就再无昌邑王这个诸侯王位了。

    也就是说,能够在使用的青铜器上,“刻有昌邑”二字的,基本上只可能是刘贺,或者他的父亲刘髆。

    刘贺的老爹,汉武帝的五儿子刘髆,是在昌邑去世的。

    而昌邑位于山东菏泽巨野县,和江西离的有点过于远了。

    那么,江西南昌的这座海昏侯墓,就基本可以确定墓主人是谁了。

    只有可能是刘贺了。

    虽然,关键的刻有“海昏侯贺”“刘贺”之类名字的印章,暂时是还没发现。

    但是对于这座墓的墓主人,考古基地的所有人,基本上都已经有了定论了。

    就是海昏侯刘贺没跑了。

    不过,在确定了墓主人身份后,这东藏室内发现的这么多铜鼎,就有些过于让人惊讶了。

    数了数,一共24件,大部分都是三足鼎。

    一个列侯,怎么可能拥有24件青铜鼎陪葬?

    天子才陪葬九鼎八簋,更何况列侯呢?

    刘贺胆子是有多大,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陪葬远超九鼎数量的青铜鼎?

    这是所有汉代墓葬中,一次性出土青铜鼎数量最大的一次了!

    不过,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

    一行行在青铜鼎腹部刻上的文字,算是给出了解答。

    “昌邑籍田铜鼎容十升重四十八斤第二”

    “昌邑籍田铜鼎容十升重四十八斤第三”

    “昌邑籍田铜鼎……”

    大量关于“籍田”的刻字,被社科院考古所的大家发现。

    这个发现,算是让大家心里有数了。

    原来这些铜鼎,并非是用作彰显地位的礼器陪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