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万众一心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百七十九章:万众一心 (第1/3页)

    卯初两刻。(5:30)

    残夜将褪。

    天穹正从墨黑转为鸦青,唯余三五残星钉在西面,好似像遗落的银钉。

    济宁城东的野地里还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雾气。

    就在这天地的朦胧之间,靖南军与清军的游骑仍然在往来追逐。

    两军骑军的主力早已经离开了战场。

    河南镇兵马的撤离已是定局,再行追击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清军放弃了追击的想法。

    但是靖南军的游骑却仍然没有撤离战场。

    他们要为大军控制战场,同时尽可能的袭扰着渡河的清军,让清军难以轻易从容的展开。

    清军同样也派出了大量的轻骑,来拦截靖南军游骑的袭扰。

    清军派出的轻骑,无一不是久经沙场的老卒。

    他们或是各旗之中的骁锐,或是外藩蒙古诸部善射的勇士。

    但是他们却始终都未能将靖南军的游骑彻底逐出战场。

    诚然。

    清军的骑兵精锐。

    但是这一次参加北伐的一众靖南军,又有哪个是平常之辈?

    他们或是九边常年征伐的老卒、或是南国诸镇将校们的家丁,更多的则是出身七十二营从陕西一路万里转战,从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精骑。

    无论是骑术,亦或是射艺,还是近身搏杀的技法,都丝毫不逊色于清军的骑兵半分。

    两军的骑兵在心中憋着一股戾气,一经遭遇便是生死相搏。

    箭来矢往之下,不断有骑士载落下马。

    刀光枪影之间,不断有战马悲呛嘶鸣。

    清军的骑兵虽然已经是竭尽全力奋力冲杀,却始终无法将靖南军彻底逐出阵线。

    一直到卯正之时(6:00)。

    晨光初破晓色,府河水面映出粼粼寒光。

    随着越来越多的清军渡过府河,清军的骑兵数量急剧的增多,终于是凭借压倒性的兵力才逐渐压制住了不断袭扰的靖南军骑兵。

    嘹喨的金声之中,一直以来徘徊在府河南岸的靖南军游骑终于是在各自队官、旗总的带领之下暂时撤出了府河的南岸。

    不过他们只是撤到了更后方一些的地方。

    陈望自然是没有将战场的控制权拱手相让给清军的意思。

    八蜡铺,位于演武厅的北方,是济宁城东一座繁华的铺地,也是如今靖南军大阵最为重要的前哨支点。

    陈永福所领的河南镇第二师,一万两千名战兵就驻扎在此处。

    在两个月以来的营建之下,八蜡铺早已经是成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军事要塞。

    而在其西北的地方,正伫立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

    曹变蛟头戴尖顶明铁盔,身穿鱼鳞齐腰甲,缚着文武袖,下着百花织锦战裙。

    他的浑身血染,衣甲侵透,座下的白马也已是被鲜血染成了花马。

    盔顶之上火红色的盔旗迎风飘扬,身后高达一丈八尺的火红色总兵旗在逆风之中猎猎而动,招展开来。

    上插珠缨,连接雉尾,长达八尺五寸的赭黄带在朔风中不断翻卷,宛若火龙。

    曹变蛟倒提着长槊,单身独骑立于万军之前。

    上万靖南军的骑兵伫立在济宁东郊的原野之上,静默如林,

    唯有战马不时踏动前蹄,喘息间喷出白汽。

    在此前拦截之时,曹变蛟领麾下亲骑冲入清军骑阵,挑杀七骑,阵斩满洲正黄旗前锋甲喇章京一员,夺其旗,溃其军。

    领兵回师之际,又遭遇清军骑兵衔尾而击。

    曹变蛟令麾下骑众先行,自领亲从甲骑二十八骑,左右驰射,射落清军骑兵甚众,曹变蛟遂又领亲从甲骑返身冲杀,斩蒙八旗牛录章京一员。

    清军众将望而生畏,视为天人,皆勒马止步,不敢再前。

    发生再府河南岸的这一波骑兵交锋,全都被黄台吉看在了眼里。

    黄台吉已经渡过了府河。

    在正黄旗护军营的环卫之下,抵达了府河南岸的宫村铺。

    府河南岸共有四铺,分别为宫村、小店、塔在、孙时。

    四铺沿府河呈斜线,自西南到东北而分布。

    宫村铺相距八蜡铺仅有十里的距离。

    陈望设中军在演武厅,将决战的地点,留在八蜡阵一线。

    宫村铺正与八蜡铺南北相对,左依济宁城,右接小店,北临府河,自然是一个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