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男儿志在四方,女儿固守一方

    第166章 男儿志在四方,女儿固守一方 (第3/3页)

天早起精神也挺好。

    天蒙蒙亮,她和阎佩瑜送两个“弟弟”上马车。

    儿子难得回来一趟,康王妃邬蔓青给准备了不少东西,让他带去。

    自然也有不少话要交代。

    尤其是,如今两人在书院作伴,许多事就跟以前性质不同。

    邬蔓青也多准备了一份物资,是给楚潇的。

    因此,要提点的事还不少。

    “我真挺感慨的。”应采澜想的是。

    在现代,十岁的孩子,家长哪里能放心让他远行?

    哪怕是十五岁,家里人都不放心的。

    可他们这些孩子……

    “感慨什么?”阎佩瑜刚刚交代完弟弟一些事,回头见应采澜说了这么一句,便问她。

    应采澜说道:“不到十岁的阎允闻,就要住宿念书,一年半载不归家;十四岁的楚潇,已经背井离乡多年;而十六岁的应采澜,已经成婚了!”

    想想,真绝!

    到底是古代人早慧呢,还是现代人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

    要知道,她十岁的时候,雇佣兵爸爸们都开始教她怎么玩枪、怎么杀人了!

    这一点,阎佩瑜不是很能跟她感同身受,说道:“你跟他们怎么能是一样?”

    “是是是。”应采澜吃的一笑,道:“我是女子,他们是男儿嘛!男儿志在四方,女儿固守一方!”

    听言,邬蔓青都忍不住笑了:“看你这话说的,允闻也好,楚潇也罢,他们将来长大成人,都是要做大事的。”

    “哪怕不做什么大事,一家之主,也该承担起顶梁柱的责任。”

    “所以,你不要心疼他们小小年纪就要离家而去,这是该有的历练。”

    “如此长大以后,他们才能顶天立地!”

    婆婆一番苦口婆心,应采澜抿了抿唇,点点头表示受教:“母亲所言极是,是我愚昧了!”

    说来说去,她这位婆婆的格局的确是很大,心胸很开阔。

    这样的人,怎么能在皇权的漩涡里,沦为牺牲品呢?

    她暗暗下决心:

    不管皇帝是不是真的要灭了康亲王府,但她肯定不能一走了之了!

    没错,她原本一直拿捏不定。

    可现在慢慢的,她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