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子少师、焱闇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十一章 太子少师、焱闇 (第1/3页)

    离宫。

    子楚将他的处理政务的宫殿放在了离宫这座宫殿。

    此刻,满朝文武大臣排列有序地站在两边,等待着子楚的到来。

    年满十一岁的嬴政身高足有五尺三寸(159),比寻常百姓要高上一头。

    嬴政在王座下方的一个平台之上,这里之前的是范雎所坐之地。

    当年的范相就是在这里提出了远交近攻;白起拜将攻打三晋之地。

    在下方的大殿上,右边是丞相吕不韦、为首的文官,左边是王龁、蒙骜为首的武将。

    时辰已到。

    宫殿之外传来内侍的高呼声“大王驾到。”

    子楚坐到带表秦王之位的王座上,下方群臣拱手行礼道“拜见大王。”

    子楚“众卿免礼。”

    内侍高呼“免礼。”

    “谢大王。”

    子楚“众卿入座。”

    内侍将子楚的话语高呼传达下去,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

    已经布置好的大殿两边摆布好了书案坐席坐几。

    每一个官员都知道自己得位置在何方。

    文官这边丞相、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自然是在最前方,在两人下方就是上卿、九卿中属文官员,在往下就是谏大夫、咸阳城守和咸阳城内的官员,一直排到门口。

    武将这边因为太尉没有人担任,所以最前方的就是王龁、蒙骜两位大将军,在两位将军下方就是卫将军、郎中令、卫尉,在下方一次就是各方将军了。

    子楚看着下方的群臣说道“有何事仪。”

    接着就有大臣站出来开始仪题,然后相互辩论解答,将仪题一一解答开来。

    累积了一整个秦国的政务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决定完的,大部分提议都被当下压下,等待再一次的审仪、辩证,通过才能施行下去。

    子楚对于政务的理解还是不够熟练掌握,于是很多仪题都会被压下,等待第二轮的辩解。

    这时,嬴政站起来说道“禀告父王,儿臣有事要奏。”

    子楚看着嬴政说道“政儿说吧。”

    嬴政站在中间,手中秉持礼圭行礼说道“父王,秦国多年来征战不休,导致民丁丁零,儿臣认为父王既然登基大宝,何不如施政于天下,布德于民间。”

    “好让秦国百姓都记住父王的仁德,同时休养生息三年时间,储蓄力量以备将来东征之机。”

    嬴政的话音一落,整个大殿都安静下来,施政于天下,布德于民间。收戈止战,储蓄力量。

    这真的是一个孩子能够想到的吗?

    子楚当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嬴政说的就是他想的,他从民间来,自然知道秦国现在的力量不足以继续开展战争,不然秦国有被拖垮的可能。

    子楚看着嬴政那双干净的眼睛,哪里慢慢的都是自信和坚定。

    子楚点头让嬴政坐下,然后看着群臣说道“众卿认为太子的提议如何。”

    群臣眼光闪烁,所有人都在看着嬴政,他们想不到这个年纪幼小身居高位的孩子脑子居然这般好使,不但看出来了秦国的隐患还提出了改变之意。

    自从昭襄王定下东扩的战争基调,整个昭襄王一朝都在不断的战争,如若不是安国君稳住后方,保证秦国后方户籍供应,秦国早就打的败落了。

    蒙骜站出来说道“大王,老城认为太子殿下说的对。”

    子楚看着蒙骜说道“爱卿说说看。”

    蒙骜说道“大王,昭襄王时期,秦国大势征战各国,国内农田无人耕种,家中妇孺无人抚养,孩子半途夭折严重,战争继续持续下去,国内恐有人力不足之危。”

    子楚点头,这样的场面他看到过,也知道蒙骜说的是现实。

    子楚“还有爱卿要补充的吗?”

    另一边,治粟大夫也站出来说道“大王。”

    子楚点头说道“说说吧。”

    治粟大夫“秦国自从战争以来,国内的农事农桑基本赋税是一年重过一年,早已让民间子民苦不堪言。”

    “如太子所言,大王施政于天下,布德于民间不但能够缓解国内的现状,也能让大王的声名传遍秦国,让秦国百姓都知道大王是上天派下的仁君,芳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