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兵败如山倒
第二百五十七章 兵败如山倒 (第2/3页)
也只能忍耐着指挥手下军士继续变阵,他手中如今还剩两万大军,若是拼死突围,想必多少还能活下一些人来。
不想青州军中鼓声大起,却是忽的停住了攻势。
此时已然绕到他们身后的青州骑军之中有一骑出列,来到两军阵前,摘了面甲。
正是之前他在冀州的好友,张郃。
张郃将手中的长枪扔在地上,笑道:「随之,可否一晤?」
高览令身前军卒让开道路,将张郃放入。
他皱着眉头,打量了一眼入阵而来的张郃,忽的发现张郃身上的骑装有些不同。
他忽然明白为何冀州骑军败亡的如此之快。
寻常骑兵多是游曳在两旁,以弓弩袭扰主阵,可一旦有了这一身骑装,反倒是可陷阵冲锋,真正发挥了骑兵迅疾如风的优势。
他收回视线,沉声道:「儁乂何来,莫非是来送我这个故人最后一程?」
张郃笑道:「你我故人,如今郃已投明主,自然不忍见兄明珠暗投。」
「我家主公超世之杰,如今袁绍已败,天下再无人能与之争锋。随之,何不下马受降。」
高览沉默不语,良久之后,开口道:「本初对我有提携之恩,如今若降,岂非无义之人?」
张郃大笑,「今日若降,非只保得你一人性命,此处上万冀州儿郎,皆可无事。再者,本初仓惶逃去,可曾顾及你的性命?」
高览点了点头,「为此间数万冀州儿郎,高览愿降。」
张郃笑了笑。
他早知道高览会降,所谓负恩,所谓忠义,不过是想卖个更好的价钱。
此时后军的刘备见高览已降,便不再关注此处战场。
贾诩笑道:「如今袁绍仓惶而逃,主公何不追之?」
刘备笑了笑,「此战之后,袁本初再难成事,之前已令云长率军追之,至
于能不能斩杀本初,意义不大的。」
他转头望向西南方向,「卧榻之侧,尚有勐虎,不可不除。」
…………
冀州与青州交界处,有河流湍湍而流。
只要渡河而过,对面便是冀州地界。
文丑带着袁绍快马匆匆而来。
原本数千人的护卫,被关羽沿路追杀,如今不过勉强剩下千余人。
袁绍早已苏醒,只是如今一战大败,再没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一脸浑浑噩噩,眼中暗澹无光。
文丑四处奔走,好不容易才从附近找来了几条渔夫打渔用的船只。
「主公,速速上船,敌军在后,不可拖延。」文丑低声催促道。
袁绍转头打量了他一眼,苦笑一声,「逃?又能逃到何处呢?文丑,咱们败了。一败至此,十余年谋划,皆成空谈。活着,又有何趣?」
此时已然能听到身后不远处的马蹄声,关羽等人正朝此处追来。
文丑长吐了口气,一把掌扇在袁绍脸上,「袁本初!你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子!你是志在九州的天下楷模!如今不过是一战败了而已,日后未尝不能东山再起!一战落败就让你失魂落魄,你还算什么豪杰!」
袁绍悚然一惊,抬头揉了揉嘴角,眼中神采渐生,「你说的是,还有机会。」
文丑见他恢复往日神采,搀扶着他上船,将船推入水中,随后却是又转身回到岸边。
颜文二将,颜良多是充任先锋,遇敌之时破阵先登。文丑更多的则是跟在袁绍身侧,担任护卫一事。
文丑朝着身后摆了摆手,笑道:「今日某便不随主公同行了,愿主公日后得成大业。」
袁绍知道他的心思,即便想要出口要他一起离开,可此处尚且有千人,而几艘渔船能渡河者,不过四五十人。
一旦文丑随他离去,此地必然兵变,连他也未必能离开。
袁绍没有言语,只是愣愣的坐在渔船上,望着岸边方向,随着流水远去。
文丑转头回望,已不见渡船的踪影。
此时关羽带着骑军已然追来。
文丑握紧手中长矛,随后高高举起,厉声大呼,「诸君,随我杀贼。」
关羽打量了他一眼,点头赞许一声,「好汉子。」
他也不迟疑,率军朝文丑等人杀去。
既然是好汉子,给他一个痛快,就是自家最好的敬意!
…………
兖州,范县。
曹操今日如往常一般,正坐在后院之中读书。
如今他虽久历军旅,可依旧手不释卷,尤其好读孙子兵法。
「主公如此好读兵法,日后倒是可以以此为基,自家写上一篇。」一旁独自饮酒的郭嘉笑道。
曹操倒是也不推辞,以手中竹简拍了拍膝盖,「孙文台自称是孙子之后,可论及这孙子兵法之精深,未必能比的上我。」
郭嘉点了点头,倒也不认为是曹操自我吹嘘,孙文台勇则勇矣,却是多勇少谋。
此时有军士送来密报,曹操随手接过。
只是待他看完信上内容,却是惊的站起身来,膝上竹简砸落在地。
郭嘉见状也是起身,自家主公从来都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狠辣人物,如今能让他如此失色的,必然是出乎意料的大事。
曹操叹息一声,「袁绍败了。」
即便是智谋深沉如郭嘉也是一愣,「怎么会如此之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