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拿走你的银子,冠上我的名字!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七百九十七章 拿走你的银子,冠上我的名字! (第1/3页)

    倭式城堡的盘旋山道,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噩梦,这是倭国战乱百年的最终产物,也是倭国乱战不休的原因之一。

    无论谁想要统一倭国,都必须要面对一个个这样的乌龟壳,每一个山城都需要大量的人命去堆,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人心,才能把山城抹去。

    一旦你变得虚弱,那么别人就会趁虚而入,拔掉你守备力量不足的山城。

    本就支离破碎的倭国,因为山城的存在,更加支离破碎。

    而织田信长、羽柴秀吉给出的办法,就是一国一城,一个令制国内,只能允许一座山城的存在,如果建造更多的山城,就会面临天下大名共伐。

    这个政令,在织田信长的辖区并没有实现,因为在统一的过程中,如果自己的地盘也是一国一城,就要面对敌人无穷无尽的骚扰。

    唯有统一之后,才有可能做到。

    倭式城堡之所以能改变倭国的政治格局,完全是因为倭国的火药、火炮、甲胄数量不足。

    面对这样的山城,不想军兵伤亡过大,最好的办法是围而不攻,毕竟山城补给困难,而且山上很难种田,但围城极为昂贵。

    围城要倍于敌人兵力,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戚继光下令攻打忠州城,陈大成已经详细的描绘了忠州的易守难攻,并且希望各部做好一定程度减员的准备。

    次日的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弹琴台河对岸,出现了数百条船,将整个江面封锁,沉闷的鼓声,一下又一下的敲动着,惊醒了了黎明。

    号角声刺破了天际,大大小小船只向着汉江对岸扑去。

    大明的进攻,开始了。

    李舜臣带领的两万四千义军开始渡河,他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吸引忠州倭寇的注意力,给侧翼的进攻拖延时间。

    戚继光给李舜臣的任务是带着人,攻打弹琴台,吸引倭寇注意,哪怕就半个时辰就可以,让大明军顺利渡河。

    只要大明军能在两侧顺利渡江,展开阵型,忠州收复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儿,无论发生什么,哪怕是后方的火药全部被炸了,也不妨碍忠州攻势。

    大明军全火器作战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大明京营锐卒、辽东军经过了极为严格的冷兵器训练。

    忠州的倭寇,早就注意到了河对岸的异动。

    船只的云集、各种粮草装船、河对面的军兵枕戈待旦,在号角声响起的时候,倭寇也开始了半渡而击,没有火炮,但有各种各样的投石机,涂满了各种油料的石块被点燃,被投石机抛出,飞向了过江的船只。

    所有的平底漕船,都是在汉江造船厂制造,本来是顺着汉江运送粮草、火药、甲胄等物,现在用来运兵。

    倭国的防御已经非常严密了,并没有因为接连的战败而士气崩坏,一艘艘被点燃的船只,冲向了江边,一名名朝鲜义军跳下了船,扑向了岸边的倭寇。

    “杀!”李舜臣跳上了岸,身先士卒的冲了过去。

    戚继光放下了千里镜,开始下令,他要求麻贵、麻锦两兄弟,带领两个步营一个炮营,准备渡江,这是额外的部署。

    朝鲜义军的表现,让戚继光对自己的将令做出了临时调整,因为朝鲜义军可以稳定占领滩头。

    更加明确的讲,朝鲜义军赢得了戚继光的认可和尊重,认为他们的作用,不仅仅吸引目光,可以执行更加深入的作战任务。

    朝鲜义军打的没有任何章法可言,没有什么波次,更没有什么阵型,披甲不足一成,没有火器,没有弓箭,甚至有点衣衫褴褛,只有大明朝廷发下去的长短兵。

    但如此简陋的装备下,朝鲜义军,士气如虹。

    守备弹琴台的倭寇的防御工事,被不要命的打法,接连攻破。

    李舜臣的朝鲜义军,根本不在乎自身的伤亡,疯狂的扑了上去,把能用到的一切武器和力量都用上,杀死这些侵犯家园的倭寇,悍不畏死的军队,势如破竹的干掉了倭寇滩头的防御阵地,并且向着纵深扑去。

    老子有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百姓一旦不畏惧死亡,那么就无法用死亡让他们畏惧了,没能完成复仇的朝鲜义军,恐怕活着比死了还要难受。

    或者说,他们早就死了,是仇恨支配着他们身躯,复仇就是他们活着的唯一目标。

    要想佯攻可以奏效,就必须把佯攻打出主攻的气势。

    李舜臣做到了,佯攻变成了主攻,麻贵、麻锦两位来自宣府大同的军将,带领步营和炮营开始过江,为朝鲜义军压阵。

    当大明的火炮摆在了鸡鸣山和大林山脚下的时候,忠州再想支援已经来不及。

    忠州也无法支援,因为自顾不暇。

    狐假虎威也好,狗仗人势也罢,有了大明步营、炮兵压阵的情况下,朝鲜军的士气再次拔高,倭寇在忠州城外防线,只用了三个时辰,就全线崩溃。

    而忠州城脆弱的城墙,根本挡不住大明军的火炮轰击,摇摇欲坠。

    鸡鸣山脚下,大明的九斤火炮已经开始火力倾泻,山城的入口,已经在密集的火炮覆盖下,被彻底炸毁。

    守备赵吉扣上的兜鍪,他的身后,是三百三十人,三十个队,这是陷阵营,所有陷阵营军兵都是选锋锐卒,冲锋在前,伤亡率最高,赏钱最多,装备最为豪奢。

    陷阵营就一个目标,上山。

    将山道两侧所有据点拔除,为后续重步兵入城做准备,同时攻入天守阁,彻底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

    每个步营都有陷阵营,选锋先登的遴选极为苛刻。

    首先得穿得起甲胄,陷阵铁浑甲是标准的五尺七寸甲,就是身高要五尺七寸(190cm)才能穿得上这样的甲胄。

    身高在五尺七寸以下,连参加遴选的资格都没有。

    体重是两百斤,全身甲需要体力,五十三斤的全甲,没有足够的体力,连活动都十分困难,更别说战斗了。

    而身高体重,这两项就能把很多京营锐卒涮下去,选锋先登,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对于大明京营而言,他们不必考虑身后事,即便是从最功利的角度出发,战死沙场后获得的抚恤金,比当一辈子的京营锐卒还要多。

    军兵们都不傻,他们核算过了,陛下给的抚恤金、额外的学堂、可以世袭三代的待遇,林林总总折成银子能有两千五百银,甚至更多,因为讲武学堂的优先录取,那是银子买不到的特权。

    而一个京营锐卒,哪怕是从娘胎里开始当兵,干七十年,林林总总收获,大约就只有两千一百银左右。

    其实军兵们有的时候觉得,陛下真的不用给那么多,能给全饷,真的足够让人卖命了。

    “咔嗒。”

    赵吉扣上了兜鍪,他掏出了一枚很小的团龙旗贴在了铁浑甲上,这个团龙旗标只有三寸大小,朱红色,看起来极其沉稳。

    三寸团龙旗贴,是陛下发下的,目的是鼓舞,只有在死战的情况下,才会拿出来贴在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