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利益关系虽然冰冷,但是牢固
第八百六十八章 利益关系虽然冰冷,但是牢固 (第3/3页)
杀过倭寇,到了宣府大同,他虽然借着北虏发财,但从来没有让北虏犯境,而且自万历三年回京,领了工党后,已经成为了大明的中流砥柱,国之柱石。
这也符合《自我修养》这本书的内容,奸臣是奸臣,反贼是反贼,奸臣是浊流,清流浊流,皇帝都要用,奸臣总是会自己找到出路。
奸臣做什么,很多时候,主要看皇帝的命令,因为奸臣的目的是升转,而不是和反贼一样颠覆大明。
朝中还公认,万士和是个谄臣,不影响人家死后殊荣,也不影响皇帝陛下把万士和挂在嘴边。
袁可立回到全楚会馆后,就打开了书开始看,第一遍看,他对里面的观点嗤之以鼻,简直是胡言乱语,要天下人都这样,天下能好才怪。
他合上之后,又打开看了许久,他照着里面奸臣的标准,和自己的行为对比之后,发现无意间,奸臣竟是我自己!
简直是简直了,袁可立看完了《自我修养》,有些呆滞了起来。
奸臣的第一原则,崇上,上司的指示高于一切,无论如何要引起上司的注意,无论要赢得上司的认可,你做的一切,都要让上司看到,否则就是白做;
围绕着第一原则,有三个规矩。
第一,抓住一切和上司接触的机会,要引起上司的注意,而且还要留下好印象;
第二,着力做出让人肯定的成绩,并且一定要让上司了解其中艰难;
第三,做好总结,给上司留好功劳,宣传上,一定要有上司英明领导;
想要升官,这一个原则三个规矩,就要熟练掌握,围绕着万历维新的新形势,王崇古也给出了新的办法,因为考成法的推行,这三个规矩的权重也发生了变化,第二个规矩上升到首先遵循的规矩,即做出成绩。
因为考成法,只要多数人认可的成绩,那上司一定能看到这份成绩。
而在上司询问的时候,作为奸臣,一定要把困难告诉上司,大倒苦水,在一些旁支末梢的环节,要求助上司,给足上司参与感,这一点非常非常关键。
王崇古之所以要这么做,是王崇古入仕以来这么多年,他的顶头上司,多数时候,都是一无是处的酒囊饭袋,根本提供不了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还会拖后腿,他入仕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给上司的异想天开、一厢情愿擦屁股。
旁支末梢的地方,让上司有参与感,大事方面,上司就没有那么多兴趣指手画脚了,当事成之后,上司也可以合理的拿到一部分的功劳。
这就是王崇古的向上管理,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但有的时候也会出问题,这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时候也会失效。
王崇古特别举了个例子,比如皇宫中轴线鼎建,这可是天大的事儿,陛下莅临现场,讲可以用建筑垃圾回填,讲可以把未曾浇筑完全的水泥柱,用抹灰人,抹一遍灰了事,而不是拆了重建。
这件事,完全符合旁支末梢的部分,请陛下莅临指导。
但王崇古真的没法干。
王崇古当初就很想大声的告诉陛下,这是皇宫,皇宫!神器所在!皇帝是觉得反正没有多高,而且也不重,完全足以支撑了,能省则省,总归是塌不了。
这违反了自我修养的第一原则,崇上,上司的指示高于一切这一标准,王崇古没那个胆子在皇宫鼎建上偷工减料。
如果能力不足,做不成事,又当如何?
王崇古的答案是,无能不要做奸臣,因为做奸臣要比忠臣更有才能,这样上司才不舍得抛弃你,无能也不要做忠臣,因为你不比奸臣有才能,你的忠诚一文不值。
无能就是无能,回家种地才是最好的归宿。
而袁可立会试答卷,就有点像是为了吸引陛下注意写的,符合第一规矩要引起上司的注意,而且要留下好印象,毫无疑问,他给陛下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当然这本书对袁可立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狗斗术,无论是奸臣也好,忠臣也罢,都要会的技能,如果不会,输了,你跟大局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张居正也是斗赢了,才一步步的走到了元辅的位置。
殿试很快就张榜了,皇帝没有更改会试的排名,直接发榜,熊廷弼从会元变成了状元,袁可立是榜眼,探花依旧是吴道南。
而在发榜当天,大明准备已久的《大明军东征记》和《东征英豪录》正式刊行了,之所以要这个时间刊行,完全是为了迎接大军凯旋做准备,降阶郊劳之礼在紧张的筹备中。
东征英豪录里,有二十八星宿,比如娄虎骆尚志。
骆尚志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农夫,浙江余姚骆家湾人,说是骆宾王之后,他是世袭百户,卫所败坏后务农为生。
他不是武举出身,也不是捐纳升迁,而是完全靠着天生神力,人送外号骆千斤,他的臂力惊人,能举千斤,能开虎力弓十五箭,次日可再战的悍勇之人。
从地方遴选入京营后,在万历九年就参加了讨伐俺答汗之战,而后在万历十三年入朝抗倭。
在东征九胜中,他打了八场,他作为京营把总出战,本身却是陷阵先登。
在平壤,他堵住了小西行长的退路,才导致小西行长被朝鲜花郎踩死;
在开城,他一手举盾、一手持戟、攀云梯攻城,为第一先登;
在仁川、在汉城,他是马山馆争夺战的大功臣,斩倭寇物见队百人,仅次于出身菜户营的赵吉;
在忠州,他是打忠州山城的陷阵军,九进九出,首级功二十七人;
在釜山,他率海防巡检、墩台远侯二十七人,一人三马,一昼夜长途跋涉二百四十里,打的倭寇措手不及;
在蔚山,披坚执锐、身先士卒,被倭寇投石所中,依旧力战夺城;
在对马,他率先攻入邪马台军港,配合陈天德,拿下邪马台山城;
在长门,他奇兵埋伏毛利辉元,斩毛利辉元领兵大将村上武吉,这是毛利家水师的最高军团长,更是一切倭寇的源头。
除了京都之战,他没有参与之外,其余都是死战不退。
陈天德作为大明军瞭山,也榜上有名,为南天朱雀之首井宿,他的功绩主要涉及到了情报方面的支持。
礼记·曲礼有云:军陈象天之行: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意思就是军阵就像是天上的星宿一样,朱雀七宿都和斥候、情报有关;而玄武主要和后勤、物资保证有关;青龙为中军,而白虎主杀伐,主要负责攻坚。
所以骆尚志为娄虎,陈天德为井雀,赵吉是奎虎,为西天白虎之首奎宿。
李如松为角龙,为东天青龙之首角宿,而作战英勇一样英勇的副总兵马林,为亢龙,为东天青龙第二。
至于戚继光,他是奉国公,如果硬要给他弄个星官,他也是太微垣里的上将星,或者北斗七星里的破军。
礼部可没有糊弄皇帝的意思,真的在好好的宣传,东征九胜里涌现出的各种英豪。
大明赢学在稳步构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