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手里拿着锤,看谁都是钉子

    第九百三十章 手里拿着锤,看谁都是钉子 (第2/3页)

言看陛下没有反驳,立刻低声说道:“陛下,陕西、甘肃的粮食是无法自给自足的,大约要有两成需要腹地供应,现在有了绥远的河套,能够减缓一点腹地的压力。”

    “西域的粮食,也是不能自给自足的,如果这个时候,重开西域,很有可能需要从江南向西域供应粮食。”

    “现在,养不起,再加上天变,更守不住。”

    石星言不谈银子,银子在甘肃几乎没什么用,只有粮食是最关键的,也就是驰道已经修通了,人们有了盼头,否则的话大旱一来,陕甘绥缺的粮食更多,甚至陕西、河南也缺粮,弄出颠覆社稷的民乱,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有道理。”朱翊钧没有否认,石星言爱说实话,他讲的对。

    几乎所有的事儿都是如此,要考虑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进程。

    石星言一直觉得:把南洋能种地的地方都占了,把钢粮的南北对流建立起来,才是朝廷目前最应该做的事儿。

    “陛下,边疆地区的价值极高,因为军事安全。”

    “无论是绥远还是甘肃,没有西域,都是把腹心剖出来给敌人,这不利于大明的安宁。”

    “所以,宁远侯在轮台,非常有必要,一颗钉子扎在西域上,就像是白杨树一样,大明可以进退有据。”石星言生怕自己劲儿使大了,朝廷突然从进攻,转为完全的收缩,赶紧往回找补了下。

    进可攻,退可守的轮台城,绝对不能放弃,只要大明在西域的心脏上扎根钉子,西域就威胁不到大明腹地的安全。

    安全价值是一个通常被人忽略,却十分重要的价值,甚至超过了经济的重要性。

    西域的马匪一年三次劫掠绥远,再好的王化,都会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再看看吧。”朱翊钧想了想,李成梁都已经打到轮台城了,就让他继续开拓吧,他那三千客兵,大明还是养得起的。

    朱翊钧对西域的计划,发生了一些转变,在原来的规划里,他打算郡县化西域,这个规划胆子很大。

    现在他打算搞总督府了,就是让李成梁打,打完在绿洲上建城,大明在西域的实际统治范围就是一座座城池,剩下的地方,高度自治,这就是大明的总督府制度。

    打多少算多少,拿多少是多少,等大明有能力的时候,再继续深入的王化。

    朱翊钧和石星言聊了很久,主要是关于西域开拓之事,石星言简单的介绍了下西域重要的关隘。

    几乎所有数得上名字的关隘,都位于重要的地理区域,名山之侧,大川之旁。

    控制了关隘这一个点,就控制了通过此处所有的路,控制了整片区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嘉峪关有三大名关,铁门关、玉门关、阳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和阳关都位于关西七卫,这嘉峪关外的七卫,八成都是汉人。

    铁门关,是一个沉没在风沙里的名字。

    铁门关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中,是在汉武帝建元三年,张骞过遮留谷,发现了这里的重要性,一直到东汉永元六年,班超在此修路筑关,铁门关正式建立。

    安史之乱后,大唐撤出了西域,铁门关落入了西突厥的手中,时至今日,已经850年之久。

    铁门关位于天山南麓,三山夹两盆的关键位置,只要在此驻军三千,什么西域贼寇,都扰不了大明安宁。

    李成梁被偷袭的地方,就在铁门关,他许下了好处后,就修了一条石子路到了铁门关,李成梁亲自跑去勘验地形的时候,被几个部族联手偷袭。

    除了铁门关之外,李成梁还谋划在阿拉山口建一个关隘,名叫温泉关,因为那个地方有很多的温泉(赛里木湖东北110公里阿拉山口)。

    南温泉、北铁门,只要这两个关隘落到大明手里,西域就无法脱离大明的统治。

    这也是石星言和李成梁多次讨论之后的结果,一个最省钱的开拓西域的办法,虽然没有达到陛下的要求,但已经是极限了。

    “石总督,对于反腐之事如何看待?”朱翊钧谈完了正事,就说起了反腐。

    既是询问石星言的意见,更是告知石星言朝廷的动向。

    “臣必然清心直节,不同流俗之尘,清正,乃臣立身之本。”石星言斟酌了下语句,向皇帝表达了自己清廉的决心。

    朱翊钧自然听出了这是套话,他坐直了身子说道:“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你连重开西域这种大事,都敢反对了,这点小事,却不敢畅所欲言了?你尽管说便是。”

    石星言看了眼叶向高,这位写起居注的中书舍人已经停笔,显然有些话不太方便记,确定自己的话不会记录之后,石星言才叹了口气摇头说道:“陛下,反腐抓贪,难。”

    “陛下,咱大明有府一百七十六,而算得上是高门的势要豪右,共有一百八十七家,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五品都是坎儿,几年过不去,这辈子大抵就过不去了,过得去,还能往上爬一爬。”

    “这知府是正四品,就过了这个五品的坎儿,这代表着,但凡是知府,最起码都是进士出身,还得在这个名利场上厮杀,把别人都压下去,自己才能做这个知府。”

    “陛下,做到知府都是人中骐骥,都是天纵之资,可是知府一年的俸禄,不过是这些势要豪右们一顿饭的饭钱,甚至还不如。”

    “知县可能还要和士绅们虚以委蛇一番,敷衍应酬一番,可是到了知府,那是手里拿着锤,看谁都是钉子了。”

    “朕明白了,要想治贪,还得从人心开始,具体而言,最起码让知府们说服自己不贪。”朱翊钧听闻,眉头紧蹙了起来。

    官选官亦有不同,知县可能还要士绅们配合才能做事,可是只有176员的知府们,手里是真的攥着锤子,掌控权力的他们,谁不服,衙役、巡检弓兵、都司军兵都是可以配合调动,那真的是破家灭门。

    掌控了生杀予夺之权的知府们,忙碌一天,只能对着自家黄脸婆,毕竟狎妓从游是道德败坏,会被御史弹劾,连申时行这样的张党嫡系,陛下面前的红人,都会因为下三路的事儿被弹劾。

    而这187家算得上是高门的势要豪右们,一顿饭吃掉知府一年俸禄,银子砸下去,什么美人都能抱走,各种香车美人,不要太多。

    朱翊钧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自己作为知府,该如何说服自己不贪,不腐,对酒色财气不动心呢?

    都是人,都是活物,都有欲望,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都是一张皮包着一堆血肉,凭什么,我都攥着锤子了,还不如你一个纨绔,惬意自得?

    凭什么呢?

    而且就算是他个人顶住了酒色财气的诱惑,他的妻子、父母、家人、亲朋好友,能不能顶得住诱惑?

    可能挚爱亲朋的生死难题,他只要伸伸手,甚至不需要说话,只要师爷听到了,就能解决,那是解决还是不解决呢?

    只要解决,那就不得不和光同尘了,因为妥协第一次最难,第二次就开始变得无所谓了。

    “朕听闻石总督可是以清廉著称。”朱翊钧看向了石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