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宝钞是圣恩普照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九百五十三章 宝钞是圣恩普照 (第1/3页)

    戚继光在皇帝面前提出了营兵制,建立以总兵正营三、副总兵奇营一,参将援兵一、游击一,备御三的九边野战团营规划。

    将九边从过去的两百万军规模,缩减到二十七万野战军的振武计划。

    《裁核申定兵卫疏》是大将军和大司马联名上书,本意是制定一套和丁亥学制一样重要的戎事政策。

    政策很好,唯一麻烦的就是京营可能会衰弱,藩镇割据是朝廷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

    把所有营兵组建成‘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强军,戚继光没有信心做到,他宁愿打到莫斯科去。

    所以走一步看一步,等到物质条件足够的情况下,再看看能不能实现皇帝的皇图霸业。

    “前日少宗伯和西班牙使者佩德罗签订了环太平洋商业联盟函后,陛下下章询问礼部,大明是否会重蹈泰西之覆辙,垂询根本之策。”大宗伯沈鲤说起了皇帝下章询问之事。

    大明海陆并举,但重心还是放在海上,超过80%的人口,其实都居住在沿海地区。

    环太平洋商盟的出现,对大明自然是个好事,但也敲响了警钟,今日泰西属藩叛离之象,是不是就是明日的大明?

    皇帝的这个问题,绝非杞人忧天,相反需要非常明确的回答。

    “臣有奏疏。”沈鲤将奏疏呈送御前。大明和西班牙在海上的开拓,看起来类似,但不同者有三点。

    天朝上国,别于西夷者三。其一:华夷殊途之根本。

    彼夷者,以虎狼之性行盗跖之事,银矿全归本土,硝石尽充军资;珍货满载宝船归去,属藩仓廪虚而怨声腾,朘剥之酷,刺目锥心;

    尚书有云:懋迁有无,民赖其利,天朝以利驱,以仁和,吕宋献铜,酬以精铁盐茶;铁岭输矿,报以瓷帛谷粟;金池贡金,必偿以农械舟车;

    懋迁有无,出自尚书,意思是:买卖货物,互通有无,百姓都依赖贸易获利,吕宋的赤铜、大铁岭卫的铁、金池的黄金,大明从来没有白拿过,除了去年万寿圣节,皇帝白拿了一次。

    去年万寿圣节,几个总督府献上了各种礼物,皇帝收了一次,立刻下旨日后不必再送了,皇帝连借着生日占总督府的便宜,就只占一次,生怕弄出生辰纲这种怪事。

    从万寿圣节,陛下亲自下旨禁绝豪奢贺礼来看,海外总督府和大明腹地,是一个待遇,一个政策。

    仁义不施,殖民地自然离心离德,本土把殖民地所有产出全都掠夺走了,什么都不给,把殖民者当土著对待,殖民者不跟你分家,才是怪事。

    其二:政教之施尤深,仁恕之泽愈厚。滇南可为永附,海疆岂生贰心?

    黔国公府镇滇南,其地瘴疠蔽天,苗彝杂处,较之海外尤艰。然朝廷设土司以顺俗情,置屯田而安生业;广建社学以导诗书,频免赋税而复民力。历二百余载,六诏遗民皆诵孔孟,三宣子弟尽习衣冠。

    今吕宋、旧港、金池诸督府,驰道通而文报速,官厂立而匠作兴,更开惠民药局以疗疾疫,设育儿官所以抚孤幼。

    从文化上来说,中原有着丰富的王化经验。

    从夏商周起,至大明,对四夷的王化从未停止过,相比较海外总督府,云南当年的条件更差,交通不便,烟瘴之地,苗、彝动辄千年,比现在海外开拓难度高了不止数倍。

    但今天,六诏遗民皆诵孔孟,三宣子弟尽习衣冠。

    黔国公府想脱离大明,云南人第一个不答应,只会觉得黔国公府疯了。

    大明对海外总督府的扶持,绝非口惠而不实,是完全参详了王化云南的历程,制定的种种政策,如果海疆生了二心,那大明完全有充足的理由去吊民伐罪。

    其三:血脉相连,诸藩命脉悬系天朝。

    吕宋万顷铜山,非天朝工坊熔铸,则顽石何异?大铁岭卫之矿,非神州巨舶转运,则积野徒成丘墟;至若金池莽原,欲辟沃野千畴,其犁锄必仰腹地之锻;譬若婴孩赖慈母,枝叶附乔木。

    离根本则生机立绝,此乃造化所定,非人力可移。

    第三方面的差别,则是大明对海外总督府的羁縻,在经济上更加稳定,总督府的产业,都是长在大明产业的基础上。

    大铁岭卫那些个铁矿,除了大明能吃得下,没人能吃得下,大明不吃,这些铜铁料,和顽石没什么区别,枝丫离开了根本,生机断绝,这是自然之理,大明的海外总督府,绝没有自杀的道理。

    这三方面有差别,不代表大明可以高枕无忧,礼部提出防微杜渐六法,来减少海外总督府的离心力。

    一曰:设巡检,察吏治而通详民情;二曰:兴文教,庠序之教化夷为夏;

    三曰:专市舶,定贸易之定策互惠;四曰:行更戍,军兵三年轮替更戍;

    五曰:封宗室,择贤王镇抚固藩屏;六曰:严贪墨,凡朘剥过甚者不宥。

    礼部对海外总督府的期许是‘车书共道,夷夏同风’,如果能做到这种地步,则:金瓯之外,永无离心之土;日月所照,皆是效顺之民;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月共辉,金石永固。

    “很好,就依大宗伯所言。”朱翊钧仔细阅读了奏疏后,朱批了这本奏疏。

    沈鲤这本奏疏,就是日后大明统治海外总督府的总纲常了。

    廷议讨论了雨季提前、绥远驰道扩建、京广驰道营建、裁军强边、海外总督府羁縻之外,还讨论了西南战事、老挝贸易等事。

    西南战线在稳步推进,大规模的推进已经结束,小规模的争抢却越加的频繁了起来。

    东吁因为对老挝军事失败,爆发了数次的内讧,已经分裂成了大明都数不清楚的多个小邦,莽应里还躲在东吁苟延残喘。

    大明修了一条官道一路到老挝,这条官道驿路的贸易量大的惊人。

    老挝真的很穷很穷,穷到很多老挝人连衣服都没有,因为当地没有布,穿的五花八门非常原始,除了大明需要的精绝盐之外,老挝还有大量十分珍贵的木材。

    红木、花梨木、紫檀木,甚至连足够给皇极殿做柱子的金丝楠木,一次性交易给大明三十六根。

    足足三十六根!

    皇宫中轴线被烧了后,朱翊钧皇极殿的柱子都找不齐,只能上钢筋混凝土了,钢筋混凝土比金丝楠木便宜。

    这么粗壮的金丝楠木,依旧不是这批木料最珍贵的,最珍贵的是沉香木,一次送来朝廷十二箱。

    朱翊钧在文华殿上,看着面前一箱沉香,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这玩意儿一片万钱,非常昂贵,这东西沉于水,不起明火,燃烧时黑炭化,熏出的袅袅白烟,香气四溢。

    作为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宫里的沉香木也都只有几斤,有皇嗣诞生时,才会点燃驱邪除秽,顺便消杀。

    而面前这一个箱子的沉香,足足有三十六斤重,按照过去使用量,就这一箱子就够用几十年了,十二箱就是四百三十二斤。

    除了沉香木之外,还有一组金丝楠木的佛像雕塑,李太后礼佛,这是老挝刀示恭送的礼物,感谢大明拔刀相助,击退了东吁和安南国的进攻,让他们有了片刻喘息之机。

    最后,刀示恭为了表示感谢,还送了足足十八对儿童男童女来。

    “不是,朕是什么妖魔鬼怪吗?要生吃童男童女的那种?”朱翊钧对这份国礼,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