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锐卒来了,青天就有了!
第九百六十一章 锐卒来了,青天就有了! (第2/3页)
明只占领了矿区,没有消灭他的幕府,投降是为了减少付出代价和止损。”
“但是极乐教不是如此,他们只强调差异,只塑造对立,不追求任何的和解和共存。”
高启愚用俗文俗语完整的叙述了极乐教必亡的逻辑。
投降极乐教的结果,就是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的付出代价,不断的自我削弱、自我惩罚,投降也要继续付出代价,不能止损,那为何还要投降?
倭奴虽然失去了世俗的欲望,但是换到了干活就能吃饱饭的权力,这对倭奴而言就是止损了。
但是极乐教,不允许投降。
如此下去,极乐教一定会引来广泛的反对,是自掘坟墓。
“所以丰臣秀吉的妥协,只会换来更大的羞辱,最终还是要走到武力围剿的地步?”朱翊钧合上了奏疏,询问高启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丰臣秀吉这次怂了,但极乐教非但不会把丰臣秀吉同化,反而会想方设法的让丰臣秀吉继续退让,甚至逼死他。
只要丰臣秀吉意识到极乐教不允许投降,最终目的是逼死他,他还会继续退让吗?
丰臣秀吉虽然是个猴子,不如织田信长,但也是一个农夫在战场上,一步步爬到了将军的位置上,他会忍气吞声到自杀的地步?
高启愚十分确信的说道:“臣以为,但凡丰臣秀吉还是个人,极乐教步步紧逼,他就会选择拼死一搏。”
都是死,双输好过单赢,丰臣秀吉也不是泥捏的,就是泥人还有三分火气。
“你这篇奏疏很好,朕以为可以下章桃山幕府,传阅给丰臣秀吉,不知爱卿以为如何?”朱翊钧思索了很久,觉得有必要让猴子清楚的知道他自己的处境,也让他清楚斗争的局势。
别想着跪了!
极乐教的教义里,压根没有宽恕和救赎,只要你曾经是反对者,你永远有原罪,就必须反思,必须不断的出让利益付出代价,直到死亡。
大明是守序的,因为大明上下,都可以从守序中获得极其庞大的利益,大明天然厌恶极乐教这种混乱邪恶的势力,如果丰臣秀吉能够解决最好不过。
如果他解决不了,大明也要全面清剿,防止倭国这个粪坑里的蛆爬到大明的餐桌上。
“陛下圣明。”高启愚再俯首,认可了陛下的决议,他拿出这本奏疏,就是为了让皇帝下章倭国幕府。
“高爱卿打算让倭国动荡不安?”朱翊钧翻看着奏疏,他从字里行间,只看到吃人两个字。
倭国已经够乱了,高启愚这本奏疏,被皇帝下章到了倭国幕府,倭国的局势只会更加混乱,而这种混乱会让极乐教在倭国更快速的扩张。
无论丰臣秀吉怎么选,倭国只会更加的动荡。
高启愚就是这么坏,他打出了一招阳谋,他就是堂堂正正的挑拨离间、里挑外撅,让倭国继续内讧,继续征伐,继续自我削弱。
“臣也是顺势而为。”高启愚直接干脆的承认了自己的目的和想法。
他很想进步,环太商盟是他捣鼓出来的,他出使倭国,搏命一样的逼丰臣秀吉投降,也是为了进步,现在他搅乱倭国局势,也是为了进步。
顺势而为,极乐教不那么疯癫,他也出不了这么一招。
“高爱卿的确是个读书人啊。”朱翊钧朱批了奏疏,由衷的说道。
看看这读书人多坏啊,讲道理都能把倭国搅的鸡犬不宁。
丰臣秀吉再聪明又能如何,他毫无应对之法,只能按着高启愚铺好的路去跟极乐教拼命,这会儿还能拼命,再跪一段时间,他连搏命的实力都没了。
“臣妄读了几年圣贤书。”高启愚再拜,摇了摇头,归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不是当年的错事,他现在也该是阁臣了,而不是少宗伯、左侍郎。
高启愚这么拼,他就是想证明给张居正看,他是个能做事的循吏。
可张居正对高启愚已经不太在意,这次京察反腐,申时行、王希元、李乐这些张党嫡系,是第一批稽查名单,他高启愚连上这个名单的资格都没有了。
反腐司围绕着这三位重臣,倒追了十八年,严密审查,只要三人过关,反腐司在京师烧的这第二把反腐大火,就能烧遍整个京师。
元辅的嫡系门生,都要过关,京堂百官,无人幸免。
反腐司的第三把火,要烧向百官大计,会从京师烧到应天府、松江府、广州府这些大都会,进而蔓延到整个大明,并且会常态化反腐。
这种声势和规模的反腐,是为了确定万历维新,不会因为张居正这个威权人物离世,出现的虚弱期被反贼利用。
皇帝可以利用反腐司这个衙门,直接掀桌子搞大清洗。
万历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李如松领皇帝圣旨、火牌,调兵三千。
枕戈待旦的振武骑营,在准备了一日后,将三个月的粮草、火器、火药、偏厢战车、九斤野战火炮、子母炮、虎蹲炮、铁浑甲、九千匹马等军备装上了火车。
二十五日,李如松带领京营抵达了容城县,驻军容城县外,宣布次日军管容城,并且发布安民公告,要求百姓不得上街聚集,抗命不从者以逆党论罪。
次日清晨,容城知县下令不得打开城门,拒绝接受京营军管。
一百二十辆偏厢战车和一百二十门九斤火炮摆在城下,还没有火炮齐鸣,容城县城县尉带领八百名衙役打开了城门。
县尉自缚出城,县尉是个世袭百户,青马桥坍塌,埋伏钦差徐成楚的事,又不是他干的,现在引来了雷霆之怒,让他这个百户,带着衙役们跟京营对抗?!
这京营三千军在后勤补给充足的情况下,能在北直隶全境打个对穿再加一个来回!
看着黑洞洞的火炮,县尉一点拼命的勇气都没有,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把知县骂了个狗血淋头,容城县衙役已经足足一年半没发俸禄了!衙役不是人?衙役不用吃喝拉撒?
就是倭奴干了活儿,还给口饭吃!
“先登营换装。”李如松下了一道奇怪的指令,大明京营主要对外征伐,对内的时候会束手束脚,哪怕是来平叛,也是如此。
携带的火器,错非万不得已,否则不会动用。
一千军兵在两刻钟换成了换装,换了布面甲,六斤重的棉花反复捶打,挂在铁片上的布面甲。
而武器只有一根长棍,长一尺六寸,重三斤四两的实心铁棍,铁一寸厚,芯儿是硬木。
除了一把长棍外,还有一面臂盾,臂盾长两尺,九分厚,全钢臂盾,用麻绳固定在胳膊上,上臂下臂都是麻绳固定,而手上则是握把,盾的底部为铲形,寒光一闪而过,显然是开了刃。
内部平叛,要面对一个无解的问题,被裹挟、被哄骗、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该怎么处置?
挟民自重,可是这些地方官吏、士绅们面对朝廷的不二法门。
而镇暴先登营,就是答案,没有大规模毁伤、致命武器的镇暴先登营,来应对挟民自重这种无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