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九百七十三章 势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 (第1/3页)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是大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这次内河航运司,设立转运使督办河务,是正面面对问题,而不是逃避。

    大明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是万历二年开始的河漕转为海漕,历时长达六年,才将四百万石漕粮完全由陆运转为了漕运。

    这个数字在万历九年后,继续迅猛增长,时至今日,已经超过了1200万石的漕粮,会从松江府新港起运。

    而路线是松江府新港、琉球那霸港,而后再转头向北,因为到那霸港后,就可以有洋流可用,直达天津、密州市舶司等地。

    海运漕粮的数字还在快速增长,是湖广、江左江右、浙江等地的官员,用购买舶来粮的方式,完成朝廷税赋,在另外一个层面意义上,完成未竟的一条鞭法。

    第一次河漕改为海漕的时候,遭遇的阻力远比今天内河航运司成立要大的多。

    那是大明朝廷第一次试图解决百万槽工衣食所系的问题,而解决的非常成功,河漕的运力被完全释放,京杭大运河的经济活力被彻底激活,两岸灯火彻夜不熄。

    相比较第一次毫无经验的小心翼翼,这一次朝廷的决策,更加游刃有余。

    造拖船,对驳船进行拖拽,是为了补充运力不足,当运力充足的情况下,货物会更加流畅的流动,就会有更多的工坊出现,同样各个码头上,也需要大量的力役,这都可以承担纤夫释放的压力。

    而且工部也承诺,会一边造船,一边观察情况,会用五到八年的时间,完成官船的转变,用十到二十年去慢慢改变这些纤夫的生活,而不是一蹴而就,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改变,都会对这些纤夫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他们必须要改变自己过去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生活,去适应新的时代,这种阵痛,由百姓去承担了。

    腊月二十五日廷议,是年末的汇总,汇总之后,皇帝要写成工作报告,在大年初一祭祀太庙的时候,作为青词,烧给老天爷和列祖列宗。

    户部尚书张学颜拿出一本奏疏说道:“陛下,今年宣大、京师、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又没有下雪。”

    一直等到腊月二十五日,户部都没有等到好消息,今年比去年的情况更糟,至少去年还纷纷扬扬下了一场,安定了躁动不安的人心。

    但今年,一场雪没有。

    “绥远、辽东、山东都下雪了,而且下的很大,闹了雪灾,一出门一人多高的雪。”户部左侍郎王一鹗,面带苦涩,有的地方一点雪没有,有的地方,雪把人堵在家里出不去。

    登州府、莱州府这个雪窝子,今年尤其猛,下的雪能把人给埋了。

    这才是水旱不调的真正模样,就像皇帝的脾气一样,喜怒无常、说变就变,当真是把大明人当倭人整。

    朱翊钧感觉自己就像是凤仙郡的上官郡侯,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玉帝,弄得凤仙郡水旱不调,而郡侯面对这种情况,完全的束手无策。

    可凤仙郡只等了三年就等来了齐天大圣解决问题,大明的天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其实可以下雪。”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朕又不在这些地方,地方官员们为了哄朕开心,可以写点下了雪的奏疏,糊弄朕高兴。”

    “但地方官员没有,至少他们还是记得朕说过,要给百姓一条活路,不能逼他们去死。”

    下没下雪,有没有灾荒,涉及到了来年田赋蠲免,地方官员在这种事上敢胡说,皇帝真的敢不蠲免。

    到时候地方为了完成税赋就得取之于民,天灾加人祸,民乱立刻就要闹起来。

    自万历维新以来,只要闹出民乱的地方,地方官下场只有一个,斩首示众,而且是在地方斩首,从无宽宥。

    在朝廷命令和民生之间,皇帝要求百官选择民生。

    朱翊钧不急,大明没有明显的外部压力,政策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用拉长时间和海外总督府,去换取变革阵痛的烈度。

    “明年再减两成田赋,若是旱灾,则全部蠲免。”朱翊钧在没钱的前提下,再次大力削减了两成的田赋。

    皇帝这么个减法,在嘉靖隆庆年间,朝廷的财政收入,怕是要降低到无法维持的地步。

    而官厂的利润上交、海漕、舶来粮等等,消解了朝廷的财政困难,朝廷有了更多的余力去调节这些矛盾,不用和地方豪强一起,把手伸向百姓米缸的最后一把米。

    “陛下圣明。”张学颜、王一鹗再拜,陛下这一开口,大明百姓就能多活上百万口。

    这不是胡说,按照去年水旱不调的烈度,各地早就该有各种各样的民乱发生了,但去年没有民乱,天老爷带头减了田赋,地方的豪强只能捏着鼻子灾年减租。

    “陛下,天变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灾和人祸一起来,威福二字,相辅相成。”张学颜面色古怪的说道,天变的冲击,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大,生命比想象的更加顽强。

    之所以没有造成危及社稷根本的大乱发生,其实是因为天灾和人祸没有一起来。

    若是天灾和人祸一起来,那朝廷这个时候,就该四处灭火了。

    “朕是真的拿老天爷没办法,老天爷降下了天变,朕只能受着,难道,朕拿这些势要豪右、乡贤缙绅没办法不成?”朱翊钧十分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对付不了老天爷,还收拾不了这些豪强?

    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们,没有制造人祸,是因为他们善吗?当然不是,是因为皇帝他恶。

    天变朝廷控制不了,可人祸朝廷能够控制,尤其是去年陛下发兵容城,更是让地方豪强意识到,无论如何,都不能招来雷霆之怒。

    招来了雷霆之怒,京营到了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人,还会组织还田,这就把乡贤缙绅的根儿都撅了,至少几十年内缓不过神来。

    而民乱,一定会招来雷霆之怒。

    大明把皇权叫做威福之权,这威福二字,果然是妙不可言,尤其是经历了去年备荒之后,张学颜对这两个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英明君王的威大了,就能福泽天下。

    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有四重,重言、重行、重貌、重好,即言语谨慎、行为端庄、仪态得体、爱好雅正,言行举止如果不庄重,则没有威严。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君子下手不重就没有威严。

    张居正、王崇古、凌云翼这几个首辅次辅、恰好印证了熊廷弼这种异端儒学。

    张学颜和皇帝奏对了来年应付天变的对策后,归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高爱卿,环太商盟的事儿,进行的如何了?”朱翊钧问起了环太商盟的商谈情况。

    明年二月份,这一批东太总督府的使者就要回去,大约六七月份,东太总督们就要到大明签署整体协议了。

    “回禀陛下,陛下宽仁,让臣让步,臣谨遵圣诲,对使者说明圣泽广被,各使者无不竭诚感念陛下隆恩浩荡,眼下,所有协议都已经谈妥,各使者过年后前往松江府万国城,二月回航。”高启愚赶紧汇报了详情。

    只差最后总督们签字走形式了,其实环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