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三十八章 北平来了个捣乱的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两千三百三十八章 北平来了个捣乱的人 (第1/3页)

    只要大明主要盐场不遭到严重破坏,囤盐绝对换不来暴利,这玩意的价格想翻几个跟头不太可能。

    退一步,这可是北平,京杭大运河还畅通着呢,山东盐场、两淮盐场算不上多远,就是正常运输,送来十万斤盐也就是七八天的事。

    十万斤,足够让北平百姓吃一阵子了。

    现在是洪武十八年,不是历史里永乐迁都之后,当下整个北京城的百姓,将城南的那些人算进去,也才十五六万人。

    商人嘛,囤货居奇,为的就是赚钱,不赚钱谁还做这行生意。

    无利可图,为何囤盐?

    在大明,盐由官府严控,价格涨跌幅度十分有限,供应量在那摆着,生产又没问题,不具备疯狂涨价的条件,而且北平城没有炒作盐价的舆论,不存在挤兑风波。

    顾正臣能想到的唯一可能,那就是走私了。

    草原上,盐值钱。

    虽然说大草原之上分布着一些盐湖,蒙古人可以靠着盐湖补充一定的盐,问题是,盐湖的盐提取,主要靠的是自然结晶。

    蒙古草原上别说没有盘铁,铁锅都是好东西,做不到大规模煮盐,也没这么多燃料,用草可不好煮盐,至于树木,盐湖周围能有多少树木?

    况且盐湖分布很不平衡,蒙古人那么多人,总不可能都围着盐湖放牧吧?

    关键是,盐湖的水也不能吃啊。

    盐这东西是必需品,每天都少不了,产量有限,只能搞进口买卖,大明不让出口,不仅盐管控不让卖,铁锅也不让卖,茶叶也不行,这就是妥妥的贸易战了……

    盐铁茶短缺,是草原上的大问题,十几年来一直没办法解决,苦日子过得并不少,虽然还没到完全没盐的地步,但想要做到吃盐自由那是别想了。

    这也就导致了盐在草原上的价值很高。

    在大明,一斤盐正常三十文,到了草原,以盐易物,其折合价值可能超过数十倍甚至更多。

    据顾正臣所知,常千里走私时,曾用三斤盐换过一头牛,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